3.無液壓係統,控製簡單,結構緊湊,工藝簡單成本低。
當然出了以上的優點之外,張建偉還是很專業的發現了其中非常明顯的一些缺點,例如光張建偉發現的缺點就有如下的幾個:首先就是尺寸太大而功率太小,同時還有噪音問題。
的機會目前所需要的,就是能和專業的測試機構或相關廠商接觸,驗證其可行性。
作為一個技術狂人在業餘時間,自己設計一款變速箱,還花錢做出了樣機,除了“情懷”,還真沒什麼別的驅動力了。
現在這台樣機是他的機會自己燒錢造出來的,但自己燒錢肯定得有個限度。
他現在已經彈盡糧絕了。而且島城汽車廠也早就已經將他開除了。
而且看中了特大商業機會的董建華還不止這一項專利,他還針對目前越來越嚴重的霧霾,另辟蹊徑,做了一款空氣淨化器,也申請了專利,打算下個月初小批量投產,目的就是為了補貼自己的「燒錢項目」。
另外在未來,他的設想是做“人體機械外骨骼”。而這個正好和張建偉的高能電池有了合作。
另外,在研究變速器的過程中,他還和日本愛信的人有過接觸,雖然沒有達成商業層麵的合作,但對方願意以個人身份無償向他提供幫助。
董建華所選擇的汽車領域,對於創新來說是一個極其特殊的領域,因為大部分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公司手裏。主機廠、零配件廠商裏又有不少是合資或外資企業,中方技術話語權有限,要變動一個零件是很困難的。
而具體到“大公司”與“個人創新者”之間的關係,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發展戰略和計劃,留給個人創新的空間很受限。
汽車的生產過程是很複雜的,從個人創新應用到量產,成本太高。董建華也清醒的認識到,一般的公司不敢接受他這樣的產品,因為要吸納技術並量產化,代價是很高昂的。
因為不同於大公司的創新,個人的創新麵臨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有量產問題。
以董建華的CVT變速箱為例,從“一台樣機”到“大工業生產”完全是兩個概念。個人創新者接觸到主機廠、零配件廠商的渠道很少,然而卻隻有廠家才能把量產這件事辦成。
關於量產,董建華也開玩笑地向張建偉表示,這輩子能看到量產就滿足了。
在董建華的身上,張建偉再一次的體會到了什麼是情懷。
從變速箱到空氣淨化器,再到人體機械外骨骼,每個項目都出於不同的目的:愛好、賺錢、理想。也正是董建華這樣有“極客精神”的人,才能讓情懷落地。才能創造出這些黑科技。
甚至都沒有請示萬家養,張建偉就自作主張的收購了董建華的全部專利。並且成立了一家名為“雙建科技”的科技公司。
公司的名字就是根據張建偉和董建華的名字當中都有一個“建”字。
雙建科技就成為龍虎科技下屬的獨立的全資子公司。
萬家養看了董建華的幾件成品之後,立刻表示空氣淨化器要立即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