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忠玉來說,力主上馬SUV車型,這可不是他信口開河的,而是建立剛完成的國內消費者調查基礎之上,他拿到了最新的SUV市場數據分析。
在網絡和現場實地調研中,一共有超過20萬名分布於全國的消費者樣本接受了采訪,他們共同組成了國內消費者選購SUV產品的購車考慮因素結合體。
位列第一的是外觀!外觀!!外觀!!!
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把外觀選為能讓自己掏錢的第一要素。外觀不好看,就算其他方麵再好,也不會考慮。
就像挑選男女朋友一樣,外觀顏值占據了決定性因素。一見鍾情,這個詞語同樣適用在汽車身上。畢竟,汽車可是號稱男人的第二個老婆或者情人。反之,用在女性朋友身上一樣通用。
超過65%的受訪者把汽車外觀好看與否作為首要考慮。也就是接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看中的是汽車的外觀。
第二位的考慮因素是性價比,消費者會考慮自己的口袋,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
一款車配置豐富,比競爭對手售價還低,那就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性價比盡管排名第二,隻有35.8%的消費者選擇,比外觀足足要少了一半。
這說明,SUV想在中國大賣,隻要長得好看不愁賣得不好。
排行第三購車因素的是空間,也可以說是車型大小。
空間越大,消費者越喜歡,尤其注重後排空間的駕駛感受。畢竟中國人基本一戶隻能購買一輛汽車,必須考慮搭載全家人出行的需求。
另外,車型大看上去有麵子,大車就是比小車要更能獲得消費者芳心。
空間因素如何,占據了29%的考慮份額。
接下來是整車價格、內飾,這兩點也是許多消費者考慮的熱點,排在第四、第五位。
看到這裏,許多人要說看汽車好壞,不是要看動力、操控和油耗嗎?這三樣怎麼沒有人考慮。
很抱歉,這三樣正好排在第六、七、八位,隻比剩餘兩項——車輛品牌和售前服務好上一點。
就算中國消費者被業內人吐槽不懂車,忽視汽車最關鍵的因素,但就是這些人決定了中國車市的走向。因為是這些不懂車的人掏錢買車,而不是那些所謂的業內人士。
看了這份報告,一些已經上市的車型為何能夠熱賣就不難分析出原因了。
而且劉忠玉居然根據受訪者的調查,簡單的繪製了他們喜歡的車型外觀。
水滴漣漪的獨特全新造型,跟國際接軌的設計語言,讓許多人看到第一眼就會喜歡上這輛國產SUV。
售價在9-15萬之間,自動擋,搭配市場主流豪華配置,導航、ESP、真皮、天窗等一應俱全。車長4米7以上,,軸距2米7以上,空間還可以跟B級轎車相媲美,完整契合中國SUV熱賣條件的前幾強。
因此,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萬家養最終拍板,下定決心上馬城市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