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治療
運動療法的益處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的確,運動是健康長壽之本。早在後漢時期,華佗就告訴人們運動可以防病養生。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人欲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又說:“養生之道,常欲小勞”。
科學的運動能改善人體各個係統的功能,是祛病強身的要素。
體育鍛煉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改善血液循環,使前列腺液分泌更旺盛,有助於前列腺疾病症狀的緩解和消退。前列腺位於盆腔底部,上方是膀胱,下方是尿道,前方是恥骨,後方是直腸。它的左右由許多韌帶和筋膜固定,決定了其位置的隱蔽和相對固定。跑步時,盆底肌肉規律而有節奏地張弛,使前列腺及周圍器官和組織的血液活躍起來,通過腹部、會陰和臀部肌肉的運動,可以促進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環,有利於局部炎症的消退和吸收。
運動療法的實施
(一)運動類型
有氧運動及無氧運動
根據運動時對氧氣的消耗不同,可分有氧運動和缺(無)氧(阻抗)運動兩種。有氧運動是長時間持續進行的、比較緩和的耐力性項目,特點是運動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長,消耗了體內儲存的糖原後,要靠吸入大量氧氣,在體內“燃燒”以供給能量,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它對技巧要求不高,方便易行,易於堅持。如快步走、遊泳、打門球、打乒乓球、打太極拳等。鍛煉時以有氧分解代謝為主,有諸多益處。
(1)調節神經功能,改善血管反應性,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改善心肌缺血,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髒排血量,改善心髒功能。
(2)加快血液循環,保持血管壁彈性,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降低血膽固醇,延緩動脈硬化,降低血脂。
(3)運動中呼吸有力、加快,使肺吸入更多的氧氣,可改善心髒和骨骼肌代謝,增強肌力和關節活動度,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增強體能。
(4)有效地消耗脂肪,是最科學的減肥術。
(5)促進胃腸蠕動,加快廢物排泄。
(6)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增進心理健康,改善預後。
老年人應每天參加一些有氧運動,如騎自行車、上下樓梯、跳繩、做廣播操、打乒乓球、羽毛球、遊泳時均應按自己體力,掌握好運動的量和度。
無氧運動是指身體某部位或全身短時間、大強度的運動。做這種運動時,肌肉組織中可產生大量來源於無氧糖酵解產生的乳酸,所以會使人在運動後有肌肉酸痛的感覺。無氧運動以增強能量、爆發力和動作速度為主,可以提高人體應對突發緊急情況的能力。相對而言,無氧運動在運動時人體需要的氧氣來不及滿足,隻能在運動後加以補償,比如短跑後大口喘氣就是在補充運動時缺少的氧氣。無氧運動有短跑、舉重、跳躍、投擲、俯臥撐、仰臥起坐以及利用啞鈴、杠鈴、拉力器等器械進行的負重練習。劇烈運動會造成前列腺充血、水腫,對其保養不利,所以,前列腺疾病患者要根據自身體力,掌握好速度、時間和距離。
混合型運動是指介於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之間的運動,或有氧運動、無氧運動交替進行,如各種球類運動,在比賽中有快速跑,也有較緩和的動作。
適合中老年患者的運動
步行
簡便易行,不受環境、條件限製,是最常用而又易於實行的鍛煉方法。
環境應選擇在空氣清新、負離子多的花園、公園、林蔭道中的平坦路段。
可以有緩步、快步、疾步、自由散步等多種形式。
慢跑
慢步運動可以運動臀部和大腿肌肉,使盆底肌肉規律而有節奏地交替收縮與舒張,使前列腺及周圍器官和組織的血液循環加強。同時,前列腺周圍髒器和肌肉也會有規律、有力度地對前列腺造成衝擊,起到了按摩前列腺的作用。
應選擇在空氣清新、道路平坦的場所,慢跑前做好準備活動,由步行過渡到慢跑。正確的慢步跑應當是挺胸抬頭,邁中步,每分鍾跑300~400米。要用大腿的力量帶動小腿跑,上肢應隨步子的節奏擺動,走的線要直,不要左彎右拐。可以采用慢跑與步行相結合的方法,以不喘粗氣,沒有頭暈等不適感覺,最高心率每分鍾120~130次為度。慢跑結束前要逐漸減慢速度,切忌突然停止,以免慢跑時集中在四肢的血液一時難以回流,而引起心、腦暫時性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