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發這件事麼,在楊昕看來是很令人憧憬的一件事。所謂手起剃刀落,三千煩惱絲盡去;舊貌換新顏,明春昕哥兒賽德華。但實際上的情況卻隻是楊昕楊大少爺坐在那裏動也不動,任憑一個猴兒一樣的家夥在眼前身後跳來跳去拾掇著他那不算大的腦袋。
閉目養神的楊昕此時正在腦海中整理之前的記憶,發現自己對原來那個楊昕的記憶繼承得還不算完美,有些東西雖然仍是保留在腦子裏但是不仔細想或者不去主動觸發是永遠想不起來的。
比如原來那個楊昕是記得所謂“發館”為何物的,但自己卻還要在門外觀察一段才能知道並把以前的相關記憶給結合起來,然後發現其實以前理發都是這爺倆兒自己在家裏互相搗鼓一下就算完的,算上前身的記憶這還是第一次進這種地方。
那麼是不是還有什麼應該做而實際上沒做的事自己還沒有想起來呢?楊昕坐在椅子上仔細琢磨著……
有個娃娃親等著自己去解決或者穿來之前被退婚了?這個似乎沒有……
和哪個富二代有仇當心被報複?自己認識的唯一一個能稱之為富二代的家夥就是村長的兒子了吧,那貨膝下都倆小娃娃了,這也不可能……
父親有什麼遺物然後自己以後憑著這個能發現實際上自己是名流落在民間的太子爺或世家大少?再不就是激發點異能鑽進自己身體裏或者弄個白胡子老爺爺一天到晚在耳邊聒噪?也沒這樣的東西啊!
閉目沉思並咬牙切齒了半天,楊大少爺不禁感慨一聲:網絡小說多yy啊!
想來想去,楊昕猛然睜目,自己應該去一趟葉子屋。
葉子屋,名字聽起來有些可笑,但實際上是個很嚴肅的地方。所謂葉子屋其官方名稱是理民署,是兆國官方的人口管理及信息傳遞機構。因為朝議上提出建立這一製度的大臣叫葉梓,民間就俗稱其為葉子屋了。凡是兆國城鎮在官衙左側必建立葉子屋負責一方黎庶的事務。
兆國的每個人生下來就要由父母到葉子屋那裏登記自己的信息,且從出生到死亡每隔五年更新一次信息。比如楊昕在葉子屋的第一條記錄就是以外來人口遷入本國身份登記的,時年楊昕僅半歲,基本記錄大概就是五官端正,左胸有痣。到了五歲半那年記錄還是五官端正左胸有痣,十歲那年也是如此。明年又是五年之期將滿,不知會不會變成明眉朗目然後左胸有痣呢?
要知道村長那個唯一的兒子十歲時差不多也是五官端正來著,到了十五歲去登記就變成額前有疤了,蓋因那貨小時候太淘氣,一頭撞在桌子角上留下了永生不可磨滅的記號。
本地人要到外地去,首先要到葉子屋去辦理登記,拿了路憑才好上路,否則到了外地住不了店不說,被發現了鐵定是先去吃幾天牢飯,直到被證實了身份真偽才能得到釋放或者繼續吃牢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