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效果器的使用
硬件設備
作者:戴欣
摘 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常用效果器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文介紹了幾種常用效果器的使用原理。
關鍵詞 錄音 效果器 預延時 混響時間
中圖分類號:TN911.7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在小型錄音工作室在製作中,采用軟件進行多軌實時效果處理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而且高端軟件效果器與硬件效果器幾乎不相上下,如果軟效果器使用得當,小成本也能製作出高品質的節目,下麵我們就幾種常用的軟效果器結合實際使用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當前在各種類型的節目製作中,最常用的有混響、激勵以及壓限效果器,這是我們處理、製造各種聲場效果,提高節目動態的常用手段。例如: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人聲沒有經過效果器處理就會感覺“不豐滿、不夠亮”,形象點說就是幹癟沒有水分,聲音缺乏張力,或者是節目響度不夠的情況。其實,在實踐中合理的運用好了以上幾種效果器,這些問題都將不複存在。
1混響器的使用
這當中,在實際使用得最多的是混響器。一個室內聲場大體可分為三部分,第一是直達聲,不受室內反射界麵的影響,直接聽到的聲音就是直達聲。第二是早期反射聲,經反射後到達人耳的聲音叫反射聲,又分為一次反射聲和二次反射聲。在聲場中,合適的早期反射聲可以使聲音更加渾厚和豐滿。第三是混響聲,混響聲是早期反射聲後到達的、經聲場界麵多次反射的聲音。在一個聲場中,我們首先聽到的聲音是直達聲,接著是早期反射聲,最後聽到的是混響聲。
那麼對於具體的混響效果器裏麵繁雜的參數,該如何調整呢?根據上麵的聲學原理,對於混響器裏眾多的參數,我們主要調整下麵幾個參數:(1)預延時的調整,是指早期反射聲與直達聲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同的預延時展現的聲場是不一樣的,預延時越大,說明聲學空間越大。(2)混響時間的調整,混響時間是指在一個聲場內,一種聲音停止發聲後,聲壓級降低60dB所需要的時間。(3)混響聲和直達聲的比例調整,通俗的說就是幹濕比,比例越大,聲音也顯得越圓潤,但是,過大的混響量會影響聲音的清晰度,甚至出現聲音定位模糊。對於混響參數的具體調整,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軟效果器有很多現成的效果模式,先選擇一種接近的空間模式,然後再根據需要對預延時、混響時間進行細調,當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後,還可以嚐試其他參數的設置。
對於語言節目,一般混響時間可稍微短些,以保證語言的清晰度,以聽不到混響殘留音為宜。在一些有配樂的語言節目中,可適當增加混響量,以使語言與音樂包容性更好一些。
2激勵器的使用
激勵器,則是通過恢複信號在拾音環節損失的諧波(泛音)成分,達到增強聲音的明亮度、力度,使聲音更加悅耳、富有感染力。
激勵器的使用能夠彌補人耳聽覺上對音頻的高、低頻信號靈敏度較低的缺點,使聲音低頻更加豐滿渾厚、高頻更清晰明亮,同時,通過激勵器的使用,還可以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提高節目響度。
在這裏簡單說一下均衡器跟激勵器之間的區別,均衡器調整的是某些頻率點在整個信號中的比例,不會改變頻率成分,而激勵器是通過改變某些頻率的諧波成分從而達到改變音色的目的。對於激勵器的調整要注意,低音厚實溫暖而不渾濁模糊,高音清晰明亮而不尖銳刺耳。現在最簡單的軟激勵器隻用調整三個參數,一個模式選擇、一個調整激勵量、一個輸出電平控製。高端的激勵器,可以對基波頻率、奇、偶波次排列等參數進行選擇並調整。激勵器的調整相對比較簡單,使用中要注意激勵量不能太大,否則就會出現明顯的失真,失去聲音原有的美感。另外,偶次諧波多的聲音聽起來柔和一些,奇次諧波多的聲音聽起來尖硬一些,掌握了這個原理,在處理上我們就能有的放矢。總體來說,激勵器對單一聲源處理更加明顯一些,對混合信號進行處理時效果就相對沒那麼明顯了,而且容易使整個節目顯得嘈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