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古墓驚情(2 / 2)

這珠子像是鵝卵石大小的夜明珠,看半天之後,我覺得這珠子十分眼熟,於是下意識地一摸脖子,驚訝地發現我脖子上戴著的護身符沒了。

就在這時,前方一暗,山林景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暗沉沉的宮殿。

一個清朝裝束的窈窕女人在我前麵慢慢地走,而我瞧見她的袖口上,鑲嵌著兩顆耀眼的夜明珠。

看到那夜明珠的時候,我驀然想到了我脖子上掛的那半顆,於是便立即追了上去,一抓那女人的衣袖,於是,女人立即回過頭來。

在那女人一回頭,我見那女人的臉居然是一具骷髏!然而那骷髏頭頂居然長著密集的黑發!

“啊!!”我從夢境裏掙紮醒來,翻身坐起的時候,瞧見厲少卿正一手端著牛奶,一手捏著麵包驚訝地看著我。

片刻後,我醒過神兒來,擦了擦臉上冷汗:“我又做噩夢了。特麼的前二十多年我都極少做夢。”

厲少卿敷衍地“嗯”了一聲,繼續將目光落到眼前的電腦上。

我洗漱完畢之後,瞧見他還在盯著電腦看,不由有些奇怪,便走過去跟著瞧瞧他到底在看什麼。

隻見網上是一則新聞,說起古墓的問題。

如今盜墓風氣,官方也好,民間也罷,那些個身前榮華富貴,高高在上的君王貴族們,處心積慮的把自己的墓建的迷宮一樣複雜,但架不住官方跟個體的盜墓團體,把一座座古墓被挖掘出來。這新聞寫的是,驚聞居然女皇武則天的墓也挖開了,那市裏的考古學家們就像響應號召一樣,聲稱居然也在城市郊區發掘出了一塊墓室,而且似乎年代極為久遠,據說是春秋末期的。

從隨葬品規格來看,墓室的主人來頭不小,不過肯定不是皇帝,估計是公卿大夫一類的大臣。那既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墓,自然是吸引了很多媒體記者紛紛去采訪報道。

網上的這新聞是現場的記者發布的,但是,卻沒什麼古墓裏的場景,現場卻被一條塑膠帶攔住了,幾個穿製服戴著袖標的人正在努力地把人向外推,好像是出了什麼事情。

這新聞最後還附著了一則視頻,於是厲少卿打開來,隻見是現場的視頻。視頻裏出來一個看上去像是個管事兒的禿頭男人,很胖,但是在這暮春時節,天已經暖和了,他卻裹了件厚重的綠色軍大衣,走幾步就跺跺腳,摸摸他碩大滾圓的腦袋。膠帶後麵幾米處就是古墓,攝像機的鏡頭往裏探了探,似乎沒有預想的那麼宏偉,隻看到個頂多容一人進出的一個石製小坑,或許裏麵連著一個巨大的墓地。

“到底是誰把消息抖出去的?來這麼多記者,怎麼進行發掘工作?”旁邊過來個神情嚴肅剃著平頭的中年男人,眉頭擠成了個川字,兩手放在背後,從洞裏貓著腰走出來。禿子連忙低著頭,搓著碩大的肥手,結結巴巴而又充滿委屈地解釋。

“領導,我也不知道啊,他們幾乎都同時來的。”那胖子回道。

這個領導模樣的人又訓斥了幾句,接著似乎對洞內的人喊了什麼。然後他走到中央,大聲對著嘈雜的記者們喊道:“請各位朋友暫時關閉所有的相機,不要拍照,感謝合作,等下我們會統一給大家一些時間采訪報道。”重複了幾遍後,大家還是自覺地收起了相機。視頻最後停頓了,定格在有幾個人從洞裏麵小心翼翼地搬出的幾樣東西上。其中有陶瓷,有銅像,還有些兵器。而視頻最後定個在一把鉤子上。

我看了看新聞發布時間,是幾天前的視頻,早過了四五天了,於是問道:“你看這個做什麼,喜歡研究古董了?”

“不是,是這個鉤子出問題了。”厲少卿說道:“你知道古代的吳鉤麼?”

“是吳鉤越劍的吳鉤麼?”我問道。

“對,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器。”厲少卿說道。

這個東西我自然是知道的。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主兵器是鉤,而越國則以出產鋒利的青銅劍著名。像非常著名的劍師幹將莫邪,他們雖然後來在吳國,其實卻是越王允常殺害了幹將的師父歐冶子才勉強逃往吳國,不過幹將後來又逃了,但那是後話。

然而由此可見越國劍的鑄造技術已經是當時的頂尖水平了。但吳鉤不同,那時一種比較適合水戰的武器,雖然後來隨著吳的滅亡也消失了,但在當時,還是吳國的標誌性的兵器。所以吳越一帶的南方人經常說,男兒行千裏,腰間係吳鉤。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吳鉤,一種形似劍而彎的刀。春秋時吳人善鑄鉤,我當然知道。隻是吳越國距離我們這裏有點遠,怎麼會有一座吳國的古墓。”我驚訝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