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壓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凡伴有長期血壓升高的疾病均能引起高血壓性心力衰竭,如原發性高血壓和各種繼發性高血壓。但由於高血壓中以原發性高血壓多見,故臨床上所見本病多由原發性高血壓引起。
應當指出的是,對繼發性高血壓引起者,其心髒病不能視為純的高血壓心力衰竭,因為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原發病也可引起心髒病變,如腎小球腎炎既能導致繼發性高血壓,也能引起腎髒病性心髒病變,即使人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高血壓心力衰竭中,也有其他因素參與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特別是長期的血壓升高促使動脈粥樣硬化,這必然會影響高血壓性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過程。隨著血壓升高,必然導致循環阻力逐漸增加,而左心室要維持正常的心搏出量,就必須克服比正常血壓要大很多的後負荷。長此下去,一般在血壓升高數年至十數年後,左心室必然逐漸發生代償性向心性肥厚以克服增大的後負荷,心肌纖維肥大,間質纖維組織增生,隨著病程進展,左心室逐漸擴張,左心室舒張期壓力逐漸增加,心髒功能逐漸失去代償而出現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後,舒張期左心房血液向左心室灌注受阻,左心房壓力增高進而導致肺動脈高壓,右心室因而亦逐漸肥厚並擴大,最後發生右心衰竭而導致全心衰竭。
由此可見,導致高血壓心力衰竭的最主要原因是長期持續性的血壓升高,因此,要減少該病的發生率,最重要的是盡早控製高血壓,避免長期持續性高血壓狀態。
二、高血壓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臨床表現
本病的早期表現一般均不典型,臨床上以體格檢查所見較為重要,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症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如心悸、頭痛等,而且這些症狀主要是高血壓的一般症狀,無特殊性。隨著高血壓病程的進展,病人逐漸出現以下體征:早期在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而無擴大階段,除血壓升高外,體格檢查可發現脈搏洪大,心尖搏動增強,主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在左心室擴大階段,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呈抬舉樣心尖搏動,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心尖部第一心音增強,可有收縮期吹風樣雜音(相對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或乳頭肌功能失調所致),主動脈瓣區第二心音呈高亢金屬調,並有收縮期吹風樣雜音(由相對性主動脈瓣狹窄所致);病程進一步發展,當左心室明顯擴大,主動脈瓣亦發生粥樣硬化病變時,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可聞及舒張期水波樣雜音(由功能性或器質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所致),並可聞及第四心音及各種心律失常如心房纖顫、早搏等。盡管此期體格檢查可以發現上述異常體征,但病人心功能一般均處於代償期,無心力衰竭的表現。
在本病的早期階段,因其臨床表現不典型,需借助一係列輔助檢查才能發現,故容易被忽視,使高血壓性心髒病不能被及早發現和治療,結果病變繼續發展,心髒受損越來越重,終至心力衰竭。因此,在高血壓病或繼發性高血壓病一旦被確診,即應盡早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如心髒X線檢查、超聲心動圖等,在有效控製高血壓的同時,對心髒病變做到及時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防止或減輕心髒病變。
三、高血壓性左心衰竭的表現
代償期高血壓性心髒病如果血壓升高的因素不能除去,病情進一步發展,心髒功能則必然受影響,導致左心衰竭。左心衰竭期是高血壓性心髒病的相對晚期階段,病人除有體格檢查所見的明顯異常體征外,還會出現明顯的自覺症狀。開始時僅在勞累、飽食或說話過多時發生心悸、氣短、咳嗽(咳嗽為刺激性,無痰或少量白痰),隨著病情進展,上述症狀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亦可陣發性發作。常在夜間發生,病人在午夜睡眠中因呼吸困難而憋醒,被迫坐起一段時間後呼吸困難逐漸平息,此種情況被稱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及端坐呼吸。發生上述情況的原因,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夜間睡眠中迷走神經興奮性相對增強,冠狀動脈收縮使心髒供血減少。②平臥位後橫膈上升,雙肺受壓,影響呼吸。③平臥位時心髒血液回流增加,心搏出量增加,使肺部瘀血加重而影響呼吸。病情進一步發展,病人在平臥休息時亦可發生呼吸困難,病人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咳嗽、咯痰,痰中可帶血絲;嚴重情況下可發生急性肺水腫,這時病人呼吸極度困難,劇烈咳嗽,咯白色或粉紅色泡沫樣痰。體格檢查見病人呈端坐位,呼吸急促、費力,口唇紫紺,雙肺可聞及濕性囉音,肺水腫時全肺均滿布濕性囉音和哮鳴無心尖搏動減弱,心界向左下擴大移位,心率增快,可有心律失常,心尖區可聞及奔馬律,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脈搏細速,可有交替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