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那年,五年級的蘇裏在夕陽西下的放學路上,遇見了穿著小碎花裙子的小芽辛和一臉幹淨書生氣質的小晏路。
那時的芽辛和晏路正不可開交地不知吵著什麼,而隻顧著低頭走路的蘇裏就糊裏糊塗地撞上了背對著自己晏路,晏路沒有反應過來,因為慣性一個踉蹌撲向了麵前的芽辛。
而後發生了許多一係列的事情,蘇裏卻隻能隱隱約約地記著一點,而那些他們相識相知的細節都流在了歲月長河裏,隨著人生的潮起潮落一同流浪……
隻是因為那一撞,芽辛和晏路便那樣在蘇裏最空虛無助的歲月裏成了唯一的救贖。
芽辛和晏路在以後的每一個日夜裏,成了蘇裏唯一情感。蘇裏那些童年裏不曾感受過的親情都在芽辛和晏路身上以友情的形式得到了彌補。
……
可是蘇裏並不隻想這樣。
她不想在每每回家後得到的還是蘇父蘇母一臉的不屑一顧,她不想一輩子隻能自己抱著自己躲在角落乞求一絲的在意。
所以,上了初中以後的蘇裏,便把成績當做了另一種生命存在的方式。
她瘋了似的去學習,甚至將成績看得比自己那所謂的生命還要重要,卻也感謝她活在這樣的應試教育裏,優異成績成了幫助她獲得她想到的生活。
晏路和芽辛總是很心疼這樣發瘋拚命讀書的蘇裏,可是他們唯一能做的卻也隻是幫助蘇裏,幫她減少那無形巨大的壓力,幫她帶著路的方向,以免迷失。
……
晏路曾經和蘇裏說過,“讀書自然是好事,但是不要迷失了心智的去拚命。”
可是蘇裏卻告訴晏路,“我很清楚我讀書的目的,因為有目的,怎麼會迷失?”
……
是的,迷失了心智方向的拚命,蘇裏怎麼會迷失呢?
蘇裏隻是用學習和成績填補她自己可悲的笑話,目的隻是考上中重點高中,幫助她成功地成了蘇父蘇母裏的驕傲。
-------------------
……
最終,三年裏的努力,讓蘇裏如願以償地考上了重點高中,也讓她成了蘇父蘇母的“女兒”。蘇父蘇母開始會對著蘇裏露出一臉滿意地微笑,然後點頭讚許。蘇父更是會將蘇裏帶到親戚麵前,炫耀著了這個他一直不曾正眼看過的女兒。
而蘇母,在日漸的蒼老間,也將這樣優秀的蘇裏當成了自己一直吊扣著的情感寄托,她將自己一生中不得意的愛和驕傲都寄托在了蘇裏身上,深深壓在了蘇裏的身上。
就這樣,看似美好的一切……
可是,蘇裏卻迷失了……
……
在得到了蘇裏一直想得到的重視之後,蘇裏停下了自己的腳步,靜靜地站在十字路口,迷茫地看著麵前的路,然後又回頭看看自己一路滿目不堪的空白。
她卻覺得自己好像又什麼都沒有得到過,心裏依舊是過去那般虛無的冷。
---------------------------------------------------------------------------
在剛入高中那段時光裏,學業混著家裏父母的壓力,蘇裏卻依舊必須掛著她習以為常的笑容,自以為是從容地麵對著這一切一切。
可是在高一那年的冬天裏,在月考失利又遭到了蘇父鄙夷地咒罵後,她突然覺得累了,累的想要放棄了,她甚至開始懷疑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所以在那個冬天裏她第一次在周五放學的鈴聲想起的時候,爬到了教學樓頂,迎著風明爍地看向身前毫無痕跡落下的夕陽。
那時的她想,隻要這樣縱身一躍,那些所有,有的沒的傷的痛的都可以就這樣隨著夕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