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乙肝的基本常識(1)(3 / 3)

5.乙肝的發病機製是什麼

一般說,肝細胞受乙肝病毒入侵後,乙肝病毒本身並不直接引起肝細胞病變。乙肝病毒隻是利用肝細胞攝取的養料生存並在肝細胞內複製。病毒複製的乙肝表麵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原都釋放在肝細胞膜上,激發人體的免疫係統來辨認,並發生反應,造成免疫過激或免疫低下。這種在肝細胞膜上發生的抗原抗體反應可造成肝細胞的損傷和破壞,從而產生一係列臨床症狀。

6.乙肝是怎麼得上的呢

(1)家族性傳播:我國乙肝高發的主要原因是乙肝多來源於家族性的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垂直傳播和父嬰垂直傳播兩種形式,尤其以母嬰垂直傳播居多。母親如果乙肝e抗原為陽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幾乎百分之百地會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我國,乙肝的家族聚集特征十分突出,一家祖孫三代都有乙肝的情況屢見不鮮,這與家族性垂直傳播是相關的。

(2)預防意識欠缺:乙肝疫苗已經問世近20年,它是阻斷乙肝垂直傳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於經濟條件較差以及預防意識欠缺,尤其是後者,我國乙肝疫苗的接種工作始終開展得不夠理想,到現在也隻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種過乙肝疫苗。這就使得對乙肝的預防難以奏效,慢性病例越來越多。

(3)嬰幼兒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齡與慢性乙肝有密切關係。有研究表明胎兒、新生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有90%~95%要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兒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後,約有20%會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後,隻有3%~6%會發展為慢性病毒攜帶狀態。

(4)漏診: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比急件黃疸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這與無黃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誤診或漏診,從而不能得到及時診治和休息有關。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腎移植、腫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後常易演變為慢性肝炎。乙肝發病的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製劑治療者,常能破壞患者體內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轉變為慢性。

(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者感染病毒:如原有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等)或血吸蟲病、瘧疾、結核病,再感染乙肝病毒後,不僅容易成為慢性肝炎,而且預後較差。其他還有一些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過度勞累,酗酒、性生活過度、吸毒、應用對肝髒有損害作用的藥物、營養不良、合並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嚴重感染或濫用藥品等也可使急性轉為慢性。

7.乙肝的基本特征是什麼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髒性損害,是我國當前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經濟發展的水平較底,衛生條件比較差是本病流行的基礎。乙肝的傳染源主要是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無症狀攜帶者,經血液、性接觸和生活密切接觸都是傳播的重要方式。

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後約經3個月(6周至6個月)發病。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人有發熱、黃疸,約有半數患者起病隱匿,在查體時發現肝功能異常、血清乙肝表麵抗原、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DNA)、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M(乙肝病毒IgM)、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為陽性。

8.乙肝病毒感染後有哪幾種表現形式

感染了乙肝病毒後大約6個星期至半年後發病。通過輸血和透析等途徑傳染的乙肝發病多在4周左右。潛伏期60~90天最常見,極限45~160天。

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由於病毒的數量、毒力及人體的免疫力不同,可產生各種不同臨床類型和結果。除少數暴發型肝炎外,以下3種類型較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