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還是機體內多種酶的組成部分,對機體的正常代謝及細胞電子傳遞起著重要作用。在糖的代謝中,鎂可促進糖通過細胞膜,促進糖的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同時鎂作為輔酶可加強細胞膜上糖的運轉,使細胞對糖加以利用。鎂參與調節熱能代謝和多種酶反應。機體缺鎂和低鎂血症將對許多代謝過程產生不利影響。鎂缺乏可導致胰島素敏感降低,增加飲食中鎂的攝入對預防Ⅱ型糖尿病有重要作用,同樣對糖尿病合並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並發症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鎂缺乏將導致胰島β細胞對糖的敏感性降低,會造成胰島素的合成分泌不足而出現糖代謝紊亂。
(6)鋅元素對糖尿病的影響:鋅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成人體內含鋅量約為1.5克,分布於人體的所有器官和血液中,主要分布在骨骼、皮膚及眼球中。它是體內物質代謝中很多酶的組成部分和活化劑,參與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與糖、維生素A的代謝以及胰腺、性腺、腦下垂體、消化係統和皮膚的正常功能有密切關係。
鋅與糖代謝的關係十分密切。鋅直接參與胰島素的合成、貯存和釋放,促進胰島素元轉變為胰島素,提高胰島素與其受體的結合,並延長胰島素的作用。鋅缺乏可引起胰島素顆粒減少,分泌障礙,增加組織對胰島素作用的抵抗和糖耐量減低。此外,尿鋅流失同平均血清葡萄糖濃度相關;缺鋅可能導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有益於糖尿病人的食膳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對糖尿病常用飲食治療、體育療法和藥物治療的綜合治療方法。其中飲食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如果控製得好,可以正常地生活。下麵就介紹幾種有益於糖尿病人的食膳,僅供選擇。
菊芋
俗名洋芋、洋生薑,為菊科向日葵屬的多年生菜蔬。因這種菜食有健脾益胃、利水去溫、清熱解毒的作用,故對某些脾胃虛弱而浮腫、尿少、食納欠佳的糖尿病人有一定治療效果。此類病人,特別是中年人,可常用菊芋塊根(即洋薑)25克(鮮品50~100克),水煎後連渣服用,既可當藥用,又可作菜吃,有助糖尿病的減輕或抑製其發展。
甘薯
又名番薯。有紅皮、白皮兩種。紅皮甘薯多肉黃味甜,白皮的味道稍淡。因甘薯有健脾胃、補虛損、益氣力的藥效,其苗葉更具解毒、消瘡腫的作用,故治糖尿病時,可取鮮甘薯葉100克、鮮冬瓜適量,水煎服。或用甘薯幹藤50克、幹冬瓜皮20克,水煎服。較久食用,可具上效。
淮山藥
又名山藥,有野生和家種之分,藥效多以山地野生者為佳。山藥益人,補而不膩,香而不燥,為食補之佳品。因山藥塊根多含氨基酸、膽堿、黏液汁、澱粉等,是中醫常用的健脾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及治消渴、夜尿多及尿頻等作用。如患糖尿病而表現為口渴、尿多、經常有饑餓感的病人,可用山藥30克、黃連10克,水煎服。或取淮山藥、天花粉各等量,每日50克,水煎,分2~3次服用。
糯稻
又名糯米、江米,能“暖脾胃、綴小便、收自汗”,故對脾胃虛寒而多尿的糖尿病人是一種較好的食療品。對心煩、口渴、尿多的糖尿病人,可用糯米爆成“米花”和桑根白皮各50克,水煎煮,一日分2次服;對夜尿次數特多的病人,可取純糯米糍粑l個(約手掌大),烤軟熟透,用溫開水送下。行或坐片刻,覺胸腹有虛空感時即可入睡。
豌豆
豌豆富含蛋白質、鈣、磷、脂肪、灰分和糖類。“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故患有形體瘦弱、口渴、易饑的糖尿病人,特別是中年患者,可用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嫩豌豆苗搗爛取計,每次約半小杯,每日飲服2次,以效為度。
冬瓜
冬瓜子含腺嘌呤、蛋白質、煙酸、葫蘆巴堿、脂肪及維生素B1、B2等。瓜皮能利尿,瓜子可治癰瘍。對多食、多渴、多飲、少尿而消瘦的糖尿病人,可用冬瓜皮、麥冬各50~100克,水煎服,每日分2~3次飲用。
南瓜
因南瓜能補脾利水,故對糖尿病人之久病氣虛、脾胃虛弱、氣短倦怠、食少腹脹、水腫尿少者多有效。南瓜子含尿酶、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及脂肪等;瓜肉含葫蘆巴堿、腺嘌呤、精氨酸、胡蘿卜素、南瓜氨基酸、天門冬素等,故除能供給營養外,還具有消炎、止痛、驅蟲、治喘的功效。對四肢浮腫或上述征候的糖尿病人,可用南瓜子50克炒熟,水煎服。或作配伍藥用亦可。
西瓜
為葫蘆科植物。瓜瓤、瓜汁、瓜子、瓜皮、瓜霜均可供藥用,瓜肉供食用。本品“消煩、止渴、解暑熱、宜中下氣、利小水”。西瓜多含氨基酸、蘋果酸、胡蘿卜素、蔗糖酶、果糖及維生素B、維生素C等。故對心煩、口渴、尿液混濁、燥熱少尿的糖尿病人,可用西瓜皮、冬瓜皮各25克(幹品)、天花粉20克,水煎服。但素體虛寒患者不宜使用。
鯰魚
因其含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糖類,且具有補益脾胃、滋陰利尿、消水腫的作用,故對糖尿病人之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虛弱倦怠者有補益之效。對多食、多飲、多渴、多尿的糖尿病人,也可少量配入黃連,研成細末,拌和鯰魚肉做成丸子,每丸如梧桐子大小,曬幹,每次服7丸,每日3次,並以烏梅15~25克,煎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