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運動強度為最大耗氧量的50%~70%,連續20~45分鍾,可使葡萄糖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12~72小時。堅持日常鍛煉的人,其葡萄糖對胰島素的反應敏感性可以得到長期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反應敏感性降低,因此運動鍛煉對Ⅱ型糖尿病的治療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尤以高胰島素血症患者的治療是很有必要的。肥胖病是由於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所致,通過體育運動可使體重降下來,胰島素受體的數目增加,胰島素與受體的親和力提高,從而使機體恢複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對胰島素敏感的遲鈍、對胰島素的需求量減少,血糖反而下降的明顯,糖尿病的症狀消失,機體對糖的利用增加,糖代謝紊亂得到糾正。因運動促進葡萄糖進入肌肉細胞,而且運動時肌肉細胞本身對葡萄糖攝取的能力加強,加之肌肉運動時在其周圍產生類似胰島素作用的物質,可刺激肌肉增加對糖的攝取,這些因素均使肌肉及末梢組織對糖的利用增加,使尿糖減少,血糖下降。
運動療法的原則
(1)要持之以恒,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時間進行運動鍛煉,時間安排要固定,同時也可見縫插針,利用工作間隙進行。
(2)要循序漸進,活動的強度、方法、時間的長短都應遵循從少到多的原則。當找到一個合適的運動量後,要堅持按這個標準進行,最好不要忽多忽少。
(3)活動方法與活動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要使身體得到足夠的活動,但又不能過勞。要以低強度、長時間的方式進行,不主張高強度、短時間的鍛煉方法。活動時要注意氣候季節的變化,防止受涼感冒。
如何選擇適宜的運動量
運動有諸多益處,但並不是隻要運動就都可以達到運動所起的良好效果。隻有在運動達到一定量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的目的。另一方麵,不恰當的運動又有許多潛在的危險。所以說運動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動選擇的不合理,會引起適得其反的許多不良反應。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掌握好運動的有關知識,選擇一個適合於自己的運動量。
運動時,一定要先考慮好兩個問題,要進行多大強度的運動合適,要運動多長時間合適和什麼時間運動合適。經研究證明,運動強度隻有達到最大耗氧量60%的中等運動強度以上時,才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不過還要考慮到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耐寒能力等因素,歸納起來可按下列原則選擇:
選擇最大耗氧量60%的中等強度運動的糖尿病患者應符合下列條件:中青年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肥胖、血糖在16.7毫摩爾/升下,不伴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視網膜病、缺血性心髒病等患者;Ⅰ型糖尿病穩定期、血糖低於11.1毫摩爾/升,也不伴有以上幾種並發症者才適用。
選擇輕度運動要符合以下條件: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合並妊娠、慢性並發症的患者。但同時要考慮運動方式,如並發輕度視網膜病等患者,不要做運動時吸氣後的屏氣動作,以防止眼底出血或視網膜脫離;並發有末梢神經炎、關節病及足部病變者,應避免引起或加重足部外傷的跑步運動方式;妊娠的糖尿病,妊娠4個月後要避免引體運動。
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糖尿病患者,絕不可以進行任何強度的運動:各種感染;肝、腎、心功能衰竭;輕度活動即發生心絞痛;新發的心肌梗塞;嚴重心律失常;新發生的血管栓塞;肺心病;未控製的高血壓;空腹血糖高於16.7毫摩爾/升;糖尿病並發急性並發症者;糖尿病合並有嚴重慢性並發症者;嚴重的Ⅰ型糖尿病;一運動就血壓升高,運動後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者;血糖波動大,易發生低血糖的脆性糖尿病患者等。
1.運動強度的衡量標準
運動醫學中,是以運動時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比來區分運動強度的。最大運動強度就是達到100%最大耗氧量的運動。強度運動是最大耗氧量80%的運動。依次還有最大耗氧量60%的中等強度運動,最大耗氧量40%的中等強度運動,達到最大耗氧量20%的輕度強度運動。患者多用以下方法判斷自己適合的運動強度:根據運動時脈搏跳動的次數來判斷。因為在運動時,脈搏跳動的次數會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而加快,所以根據運動中脈博每分鍾跳動的次數多少,判斷運動強度。我們把運動中脈博每分鍾跳動的次數叫“運動時脈率”,用“次/分”表示。安靜狀態下的脈搏每分鍾跳動的次數叫安靜時脈率。運動時脈率計算公式:
如果運動時脈率=安靜時脈率+(210-年齡-安靜時脈率)×100%——就達到了最大運動強度。
如果運動時脈率=安靜時脈率+(210-年齡-安靜時脈率)80%——就達到了強度運動。
如果運動時脈率=安靜時脈率+(210-年齡-安靜時脈率)×60%——就達到了60%中等強度運動。
如果運動時脈率=安靜時脈率+(210-年齡-安靜時脈率)×40%——就達到了40%中等強度運動。
如果運動時脈率=安靜時脈率+(210-年齡-安靜時脈率)×20%——就達到了輕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