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糖尿病日常保健與家庭康複(4)(2 / 3)

即使是同一位患者,隻要他所處的階段不同治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比如Ⅱ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處於胰島素抵抗階段,也可能是處在胰島功能受損階段,或胰島功能衰竭階段,這樣處於不同階段,患者需要解決的矛盾也不一樣。所采取的救助方法當然不同。

糖尿病教育是防治關鍵

事實上,糖尿病患者本人掌握糖尿病知識的多少與治療效果有著很大的關係,於是,糖尿病防治中,有一項特殊而主要的措施——糖尿病防治教育。通過教育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科學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了解糖尿病基本治療原則,教育患者本人堅定信心,主動地參與治療。做到長期堅持治療,從而更好地控製血糖,防止或延緩並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防治教育很關鍵,因為,普通公民缺乏糖尿病知識,就會導致既不知道預防糖尿病,患了糖尿病也不會及時檢查、診斷和治療。國際調查資料表明,社會公眾缺乏對糖尿病的認識及其有關的防治知識。美國也隻有6%的群眾知道糖尿病,英國多數人不知道糖尿病,我國民眾對糖尿病的認識也同樣如此。這是全球糖尿病患病者居高不下、甚至還在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知識,會嚴重影響糖尿病的防治效果。因為糖尿病的特點是慢性終身性疾病,致病因素複雜,治療上需要患者主動配合,並要長期地支持,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有50%~80%的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的基本知識。這是糖尿病控製不良的一個重要因素。糖尿病防治教育的提出,就是根據這種現狀而采取的應急措施。

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定為“糖尿病和教育”。口號是“降低無知的代價”。瑞士一位著名的糖尿病教育專家說:“糖尿病及其並發病的治療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對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可見糖尿病防治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教育形式有多種,主要為集體教育和個別指導。前者有集中授課辦班,開研討會、看錄像、講學等,後者主要是針對個別患者進行具體指導。其他的形式還有,編輯出版科普讀物、影視資料,開設熱線谘詢電話、個別指導示範、解答問題、舉辦糖尿病兒童夏令營等。各種方式有各自教育的優點,正確的教育方式,應是采取集體與個體相結合的方式,不能以一種形式替代另一種形式。

糖尿病醫療費用的計劃

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麵的巨大投入,醫療費用的支付就是一個應該慎重考慮和做好計劃的問題。應當承認的是,糖尿病是否得到良好的控製,與支付醫療費用的能力有直接關係,任何品種的藥物都買得起,任何檢查項目都做得起,無疑將會得到比較理想的治療。事實上,絕大多數患者還達不到這樣的經濟實力。因此,在治療中學會“量體裁衣”,根據自己的經濟收入,科學、合理地計劃醫療費用的支出,使有限的醫療費用、發揮出最佳的經濟效果。

首先可以了解一下用於糖尿病治療支出的費用都有哪些,這些費用包括:降血糖藥物的費用,糖尿病並發症危險因素的治療費用,降血壓、降血脂等用於治療急、慢性並發病的費用,許多監測項目的費用,還要最後留一部分用於其他意外事件的醫療費用。這五部分費用並不一定是平等支出。哪一部分占多大比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切不可顧此失彼,隨便放棄那一部分投入。比如,有的患者,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錢買各種藥吃,卻總是舍不得在監測方麵做投入,這樣就做得很不合理,影響對病情的了解,治療也失去針對性。

由於醫療消費是被動消費,所以,在計劃醫療費用的花銷時,可參照一下醫生的意見。在就診時,應主動把自己的經濟情況告訴醫生,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地安排檢查項目、治療內容。如果醫生為您開出的處方或檢查項目,所需費用使您難以承受,請直接與醫生講明,也許有可能替代的價格低一些的藥物和檢查項目供你使用。但千萬不可自作主張自己換藥或放棄檢查監測。

影響糖尿病療效的其他因素

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有一些人為因素在幹擾著治療。糖尿病的整個防治過程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即使已經接受了係統的糖尿病防治教育的患者,也要接受醫生的指導。首先找一名可以信賴的專科醫生為你治病。在糖尿病的準確治療、深入的生活方式指導方麵,非糖尿病專業的醫生較之專業的糖尿病醫生,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當然,醫生的品德,態度和藹,熱情、耐心、認真也是應該考慮的。能否找好醫生,也與患者自身的糖尿病知識水平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一定要接受糖尿病防治教育。

其次要盡力爭取家人和朋友及社會人的關懷與鼓勵。糖尿病防治絕不僅僅是患者個人的問題。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糖尿病防治教育不僅僅是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同時也是針對患者的親屬、朋友和社會公眾的。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對糖尿病防治有益的家庭與社會環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