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血液病的基本常識(1)(2 / 3)

在外周血液中可見到的白細胞,一般可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等五種,其中以中性粒細胞最多,其次為淋巴細胞,其他白細胞都很少。所謂白細胞分類計數就是計算各種白細胞在它的總數中所占的百分比數。成人各種白細胞的百分計數正常值如下:白細胞分類計數:

中性粒細胞:0.5~0.7(50%~70%)

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0.5%~5%)

嗜堿性粒細胞:0~0.01(0%~1%)

淋巴細胞:0.20~0.40(20%~40%)

單核細胞:0.01~0.08(1%~8%)

白細胞的數值,除疾病因素可引起其變化外,亦可受到生理因素及其他原因影響而發生變化。如餐後、劇烈運動、寒冷、疼痛、恐懼等可使白細胞數值升高;冬天白細胞數比夏天高,下午檢查比清晨高;婦女妊娠期亦可使白細胞數升高。

2.白細胞的功能

(1)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是人體主要的循環吞噬細胞,胞漿內的嗜酸性顆粒含酸性水解酶、過氧化酶、溶菌酶等;特異性顆粒含有堿性磷酸脂酶、膠原酶、乳鐵蛋白等。中性粒細胞通過變形黏附、趨化移動、調理識別、吞噬消化直至殺滅細菌執行防禦功能。

它還吞噬機體內的壞死細胞,參與炎症反應。

(2)嗜酸性粒細胞的生理功能:嗜酸性粒細胞胞漿內含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這些嗜酸性顆粒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主要是過氧化酶,嗜酸性粒細胞具有中性粒細胞的大多數生理功能,但均弱於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與變態反應關係密切,但其在變態反應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3)嗜堿性粒細胞的生理功能:嗜堿性粒細胞胞漿內含有粗大的嗜堿性顆粒,其形態與組織中的肥大細胞相似,其細胞胞漿內含有的嗜堿性顆粒中都儲存著組織胺,其確切功能仍不完全清楚。

3.單核巨噬細胞的組成和功能

(1)單核巨噬細胞的組成:固定在組織中的單核細胞稱為組織巨噬細胞,它們經常大量存在於淋巴結、肺泡壁、骨髓、肝和脾等器官。激活了的單核細胞和組織巨噬細胞能生成並釋放多種細胞毒、幹擾素和白細胞介素,參與機體防衛機製,還產生一些能促進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生長的因子。在炎症周圍的單核細胞能進行細胞分裂,並包圍異物。

(2)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血中的單核巨噬細胞約占白細胞總數的3%~8%,它的主要功能有:①過阿米巴變形運動、趨化運動、吞噬胞飲,清除殺滅外來微生物。

②清除受損或死亡的細胞和細胞碎片。

③提供並加工處理抗原,向淋巴細胞提供抗原,在免疫反應的誘導期和細胞介導免疫反應期起協同細胞和效應細胞作用。

④識別和殺傷異己細胞。

⑤分泌和釋放集落刺激因子和前列腺素,調節粒係和單核巨噬係造血。

⑥運送鐵而參與紅係造血。

4.淋巴細胞的組成和功能

(1)淋巴細胞的組成:淋巴細胞是免疫細胞中的一大類,它們在免疫應答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根據細胞成長發育的過程和功能的不同,淋巴細胞分成T細胞和B細胞兩類。在功能上T細胞主要與細胞免疫有關,B細胞則主要與體液免疫有關。

T細胞在血液的淋巴細胞中,約占70%~80%,在血液和淋巴組織之間反複循環,還可以停留在外周淋巴器官如淋巴結中。淋巴細胞的壽命較長,一般為數月,有的長達一年以上。T細胞被特異性的抗原物質激活後,進行增殖和分化,形成在功能上各異的兩類細胞,即T免疫效應細胞和T記憶細胞。

在血液中B細胞約占淋巴細胞總數的15%。固定在B細胞膜表麵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單體IgM和IgD)是抗原的特異性受體。當它們初次與某一個抗原接觸而被致敏時,一部分B細胞即分化成熟為漿細胞,漿細胞即開始生成對該抗原特異的免疫球蛋白並將它們釋放到周圍的組織液中,這就是免疫抗體。隻有當某些調節性因子,如由輔助性T細胞所釋放的淋巴因子和巨噬細胞釋放的白細胞介素-1存在時,B細胞才能被抗原激活。漿細胞不再在血液中循環,在它們生存的2~3天時間裏一直停留在組織中。

(2)淋巴細胞的功能:按淋巴細胞的發生和功能,至少可分為兩個亞群: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主要參與細胞免疫,B淋巴細胞主要參與體液免疫。T淋巴細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後,先轉化為淋巴母細胞而後增殖分化為致敏T淋巴細胞參與細胞免疫。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原漿細胞,然後繼續成熟為漿細胞,合成並分泌特異性抗體。此外淋巴細胞還合成並分泌多種淋巴因子參與造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