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比中國人更愛麻將的民族(1 / 1)

一個比中國人更愛麻將的民族

拓展閱讀

作者:雲也退

我寫過一個專欄“中國人和猶太人是兄弟嗎?”基本否定了兩個民族有什麼必然的共同點,不過凡事並無絕對,某些看似純屬偶然的聯係,又會把人引回到這種類比上來。《華爾街日報》曾有一篇報道,讀過之後我才知道,美國原來有一個麻將愛好者聯合會,完全是猶太人一手操辦的。

猶太人為何會對麻將感興趣?這個事情還得從頭說。

麻將在20世紀20年代傳入一戰後風光無限的美國,蓋茨比在做夢,被稱為“flapper”的年輕女子大行其道,帶有異域風情的事物很容易受到她們的熱捧。麻將就是其中之一。

1923年,美國爆發了第一次麻將熱,一大批愛好者和傳播者問世,他們到處普及麻將知識。到了1937年,麻將熱其實已經過去了,就在此時,一個秋日,四百多個麻迷從紐約的各個角落趕到一個名叫“埃塞克斯之屋”的大樓裏,參加第一屆全美麻迷代表大會。大會的主要目標,是統一麻將遊戲規則,解決當前因“法出多門”、規則不一而造成的麻迷之間溝通有障礙。七個人清一色的全是德裔猶太人,也即通常認為的,在20世紀初的移民潮裏受過最好的教育、精英程度最高的一批猶太人。

第一代美國猶太移民,是因在歐洲受了迫害,或是窮困潦倒,遠渡重洋投奔新大陸而來的。他們在下東區建起了自己的屋舍、市場和教堂,形成了猶太社區,緊挨著的便是中國城。中國人,如同電影《色·戒》裏的那類太太,每天把麻將桌搬到馬路上,玩得廢寢忘食,引來了好奇的猶太人在一邊圍觀,男人告知女人,那些中國佬喜歡如此這般,名聲傳開去,生活範圍很有限的猶太女人就設法研習起來,以為勞暇的娛樂。

同中國人一樣,美國猶太人,特別是女人,也把麻將視為一種不可缺少的社交;打麻將需要鬥智與配合,同時又依靠機運的青睞,此外,從審美經驗的角度上說,砌牆的形式,麻將牌互相磕碰以及倒在牌桌上的嗒嗒聲,比起抓一手紙牌一張張地摜,更加端莊文雅。

在中國,我們絕不會感到打麻將是一種有懷舊色彩的行為,但在美國,尤其在猶太人的圈子裏,對舊時光的綿綿追慕,為麻將營造著群眾基礎。《華爾街日報》上的那篇文章談到:麻將在美國的興盛,同年輕一代的猶太人的家庭記憶有關,他們喜歡那152個方塊,因為它們牽扯著童年,同有媽媽和祖母陪伴的歲月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