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語境,平實答。解釋重點詞語時,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的語境,甚至是整篇文章的內容,以達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要求。表述時應把運用修辭、修飾語的生動語句或含蓄的哲理性語句轉化為平實直白的句子。
(四)語段作用型
1.明文體,看位置。不同文體、不同位置語段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新聞、調查報告相應位置的作用一定要結合文體的特點。人物傳記、科普文、訪談等文首作用多為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引起下文,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等;文中多為過渡,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照應前文等;文末多為總結全文,深化主題,點明中心,升華感情,照應開頭,畫龍點睛等。
2.研內容,析結構。答此類題時既要研習內容,答出內容上的作用,又要分析結構,答出結構上的作用。如2013年山東卷19題讓回答“第②段介紹‘我’與定和初見時的情形在文中的作用”,答案的第一個要點“交代了定和選擇音樂的過程和原因”是內容上的作用,第二個要點“引出‘音樂迷’的由來,呼應題目,為後麵寫他對音樂的癡迷作鋪墊”是結構上的作用。
(五)鑒賞技巧型
1.點手法,簡分析。表達技巧一般分為三個方麵:(1)表達方式,議論、抒情、描寫、記敘、說明等。(2)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引用、雙關、借代等。(3)表現手法,有對比、襯托、正側結合、抑揚、虛實、象征等。點明手法後,還要結合文本做簡要分析。
2.聯主旨,答效果。點手法,簡分析後,還要結合文章主旨,答出運用該手法的作用和表達效果。
(六)概括形象型
1.觀描寫,聯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時要根據對人物的敘述或描寫,理清人物做了哪些事,觀察其言行,揣摩其心理,還要結合時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社會環境中去考量。
2.先概括,後分析。整合答案時先用形容詞或動詞短語概括形象,然後結合具體的事例或描寫進行分析。
如2011年高考廣東卷20題(④⑤⑥三段文字寫出了梁宗岱在文學活動中的哪些性格特點?)就是此類型。參考答案是“為人富有激情(概括),尤其在辯論時更能顯示雄辯的才華(分析)。隨性灑脫(概括),朗讀起來氣勢磅礴,任由性情勃發(分析)。治學嚴謹,才華橫溢(概括),一個字一個字計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譯作品達到接近原著”(分析)。
(七)鑒賞語言型
1.觀文體,明風格。做此類題時應先看是哪種文體,明確該文體的常見語言風格,並思考文本和常見語言風格的異同。實用類文本常見的語言風格有準確、平實、華麗、幽默、辛辣、自然、口語化、清新質樸、凝練簡明、含蓄深沉、生動形象、寓莊於諧、富有情趣、地方色彩較濃等。
2.定特點,析例子。答題時應先點明特點,再舉例分析,然後答出表達效果。
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15題的參考答案示例二:本文語言生動,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對象的特征(點明特點)。如笫⑤段“它們的鳴,和南歐人在戀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戀歌”一句(舉例分析),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雄蟋蟀發音器官發達、發音富有技巧、所發的聲音對雌蟋蟀具有誘惑力(表達效果)。再如,第⑥段“這時的鳴聲……直至雌的自願接受為止”這幾句,綜合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蟋蟀戀愛過程中“極端的雌尊雄卑”( 再舉例分析+表達效果)。
(八)開放探究型
1.看問法,定角度。此類題常常有兩種問法,一是要求談談你的認識,二是要求答出給你的啟示。問法不同,切入的角度也不同。第一種重在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後結合文本和社會現實論證。形成觀點可用由果溯因法,探究得出的原因就是觀點。
2.聯文本,重拓展。無論是形成觀點、概括啟示還是分析論述都要有文本意識,觀點啟示從文本中來,分析論據從文本中找。如有結合現實的要求,還要進行拓展分析來印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