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遠程反艦導彈研發概況
裝備/技術
作者:胡向春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推進遠程反艦導彈(LRASM)的後續研發工作,以滿足美國海軍近期的“進攻性反艦作戰武器項目增量1”的需求。
自冷戰結束以來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國海軍主要關注沿海作戰行動,以及向岸上實施力量投送的相關需求。此舉造成的一個後果是,美國在遠程反艦作戰能力方麵撤回了大量投資,包括取消了“魚叉Block-1D”反艦導彈項目(該型導彈具有延伸的射程和再度攻擊能力),並早早撤銷了BGM-109B“戰斧”反艦導彈項目。
不過,近年來美國海軍開始重新關注遠程反艦作戰,這主要源於以西太平洋為中心的“空海一體戰”作戰理論,特別是針對未來反介入/區域拒止威脅的應對手段。其中進攻性反艦作戰武器項目研究的重點是打敗“近似匹敵的水麵作戰群”,因此可以基本確定國防部計劃者在反介入/區域拒止方麵關注的主要威脅。
鑒於太平洋司令部的關切,美國防部早在2008年3月就發布了《緊急作戰需求聲明》,要求彌補反艦作戰能力差距。2010年11月,聯合軍需監督委員會批準了《進攻性反艦作戰武器項目初始能力文件》,該文件對反艦作戰中的“發現-鎖定-跟蹤-瞄準-攻擊-評估”殺傷鏈的能力差距進行了審查。當年12月,海軍航空係統司令部(NAVAIR)要求產業界提供替代選擇方案的有關信息,用於對相關物資解決方案進行評估,以應對“發現-鎖定-跟蹤-瞄準-攻擊-評估”殺傷鏈的能力差距,並為聯合部隊指揮官掌握和維持海上作戰區域準入權提供支持。
NAVAIR在公開概要中提出了對武器係統的設想—“能夠在衛星可用、衛星受限和衛星隔絕環境中有效執行任務,在進攻性反艦作戰的關鍵點發揮出最大的致命性”。概要還明確指出了導彈生存能力、擴展射程、能夠在幹擾環境或者惡劣天氣下工作以及空射和艦射能力的重要性。
此時,有關方麵已經采取措施應對《緊急行動需求聲明》。其中,海軍航空係統司令部與雷聲公司合作,在現有的“戰術戰斧”武器係統的基礎上對多用途“戰斧”武器進行工程研發,以滿足進攻性反艦作戰武器項目的需要。不過,致力於部署進攻性反艦作戰武器的快速部署能力研發項目於2013年年初暫停,原因是美海軍對項目優先次序進行了調整,加之一些人士對《緊急行動需求聲明》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
另外,美國海軍通過海軍研究辦公室開始與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合作,對於可能實現進攻性反艦作戰武器項目“跨越式發展”的技術手段進行確定和論證。美軍認為,有必要實現這種反艦作戰能力,從而能夠以延長的射程突破敵軍先進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係統。該遠程反艦導彈(LRASM)項目於2008年第2季度開始啟動,並在《廣泛機構公告》中宣稱,項目將致力於突破傳統反艦導彈的局限性,對下一代反艦作戰武器的戰術原型進行演示,並在合同簽署3年內進行飛行試驗。
LRASM被設計為一種突破性遠程反艦攻擊武器,能夠對相當距離之外的水麵艦艇實施殺傷。因此,該項目需要發展和完善相關技術,使導彈能夠從防禦範圍之外發射,並且確保其具備突破敵方先進防禦係統的能力。
根據DARPA的設計,LRASM在網絡拒止環境中利用“自動製導運算法則”實施廣闊區域目標識別,能夠使用低精度的目標提示數據,在競爭性區域對具體目標進行準確定位。DARPA在設計中還強調導彈在麵對非常先進的防禦係統時應具備“創新性的末段生存能力”。而且,導彈采用了先進的原型設計,從而表現出能夠迅速過渡到采辦階段的成熟技術。
DARPA在最初的《廣泛機構公告》中確定了一些先進組件和綜合係統技術,包括強力精確製導技術,在沒有GPS信號條件下的導航與控製技術,具備密集艦船環境下高幾率目標識別能力的多模態傳感器,以及致力於實現最大限度致命性的精確瞄準器。《廣泛機構公告》列出了研發項目的2個階段:在第1階段圍繞著係統概念研發,形成初步設計評審和獨立技術評估;在第2階段繼續推進研發,形成關鍵設計評審,並進行係統裝配整合和全麵銜接飛行測試。
經過6年多的努力,包括初始風險減緩、研發、樣彈製造和飛行試驗,DARPA及其選定的產業執行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導彈與火控部(導彈整體及係統整合)和BAE係統公司信息與電子係統集成部(彈載傳感器組件)已經進入了新的研究階段。盡管產業界的對手提出了強烈抗議,一些國會議員也表示了擔憂,但LRASM項目正在過渡到采辦階段,以滿足空射型“進攻性反艦作戰武器項目增量1”的需求。
基於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
洛·馬公司導彈與火控部2008年向DARPA提出的研發LRASM的提議是以該公司的AGM-158B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射巡航(JASSM-ER)導彈為基礎。彈載多模態傳感器/導引頭組件是由BAE係統公司信息與電子係統集成部根據與DARPA獨立達成的相關合約研發的。
洛·馬公司導彈與火控部負責戰術地是導彈的副總裁弗蘭克·聖約翰認為,DARPA的需求強調在競爭環境下應對同級別對手的能力。他指出:“DARPA希望能夠擁有某種可以自動應對這些威脅的武器,減少對情報監視偵察設備、GPS和數據鏈的依賴。這種導彈應當具備生存能力,在抵近對手時可以突破對手的防禦,減少齊射的規模。該局還希望這種導彈的射程比現役反艦導彈更遠,從而能夠遠距離攻擊對手、應對威脅,不必擔心自身會遭到打擊。”
洛·馬公司提供的是一種改進的JASSM-ER導彈,其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首先,JASSM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因此導彈本身的生存能力很強,其射程也達到了DARPA的期望值。其次,該彈正在進行大批量生產,其增程型也正在進入第3組小批量試生產,並且正在朝著大批量生產的方向發展。
AGM-158B導彈正在為美國空軍進行小批量試生產,並且已經實現了與B-1B轟炸機的整合。該增程型導彈配備454千克(1000磅)的侵徹殺爆戰鬥部,能夠打擊500海裏以外的高價值、嚴密防衛的固定和浮動目標。這種導彈的燃料艙容積大,並裝配推力更強、效率更高的美國威廉姆斯國際公司F107-WR-105渦輪風扇發動機(AGM-158A配備的是泰萊達因公司CAE J402-CA-100渦輪噴氣發動機),其射程達到AGM-158A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的2.5倍。
LRASM的彈體與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非常相似,隻是根據反艦作戰的需要進行了改裝。洛·馬公司努力將這種導彈的質量特性維持在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的界值範圍內,使其能夠直接與B-1B轟炸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