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慶呼了一口氣,停止運功,趕快從床上跳下來。
這次真是險到極點啊!旦慶想,這是什麼問題?難道是自己真的要走火入魔?但是也不太像,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和以前一樣的,隻是當真氣運行開了,才愈來愈烈。現在旦慶隻覺得自己內力充沛,簡直可以一挙打死一頭老虎。
旦慶想:“這床肯定有古怪。”旦慶坐在別的地方打坐試了一下,沒有什麼異常,又跳到石床,果然十多周天之後又開始了冷熱交替,這次旦慶很快就用陰陽真氣給平衡了。
旦慶想這肯定是風伯輔助練功的一個寶物,因為他明顯感到在床上的練功效果好得多。
想清楚這層旦慶心下高興,怪不得風伯走前這麼怪異,原來設下這麼多圈套來戲弄自己,隻是這次玩得也太大了點,搞不好就掛這了。
心中又對風伯腹誹了無數次後才帶著弓和槍出去。
接下來的數日,旦慶白天去打探線索,晚上回來在石床上練功,每天都是一日千裏,突飛猛進,現在旦慶運乘風訣都可以堅持十幾息了。
當他回複元氣下床後,想起來到這洞中還沒運隱風訣看過風伯還有沒有其他秘洞呢!當他運訣一掃,發現洞裏確實有一個流動著光彩的小洞,隻有一個箱子大小。
旦慶運起解風訣,從裏麵掏出一卷竹卷來,展開一看,卻是說這張床是一塊泰山長清玉【注】,外層是普通的石頭,裏麵卻是最頂極的長清玉,尋常將小塊玉石研成末,衝服都可安魂定魄,明目清肝,一整塊如此大的玉,一旦用真氣激發,卻可加速真氣運轉,協調陰陽的作用。風伯也是看到旦慶可以數股真氣運行,定可輕易將真氣化成陰陽二股,所以沒有和他明說。如果旦慶先發現了此洞,那自然無話可話,若後發現此洞隻當是風伯送給旦慶的見麵禮。
旦慶現在也隻能怪自己笨,沒有先發現這個洞了,不過也心下感激風伯對他的厚愛。
【注】秦漢以前,泰山玉就已聞名華夏,據《山海經》記載:“泰山其上多玉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其中多水玉”。《山海經》之後,對泰山玉有明確描述的是魏晉時期曹植的詩作《驅車篇》:“驅車撣駑馬,東到奉高城。神哉彼泰山,五嶽專其名……上有湧醴泉,玉石揚華英……”,五代時期,道書《福地記》中曾記載:“泰山多芝草、玉石。”直到當代人撰寫《五嶽誌》,還有“泰山方圓四十四,多芝美玉石”的記載。後高氏所著《泰山藥物誌》雲:“泰安玉:一名水清玉、一名汶陽玉、一名泰岱玉,一名岱萃。本品性涼味甘,清肝明目,安魂定魄。研末,白沸水衝服。產泰山下大汶口東北顏謝莊水清崖。”【來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