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向我們詢問,如何才能有效地通過運動健身與科學營養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讓我們哀歎的是,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實際運用上,人們往往存在很多誤解和言行誤區,尤其是很多人傾向於將這兩者獨立地分開來談它們各自是如何有益健康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不免使我們感到問題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比如在健身房,作為健身教練,他們本來應該額外掌握一些有關合理膳食的營養知識,從而指導健身者在運動後采取正確的飲食方式以促進運動鍛煉的效果,但往往這些教練隻注重如何通過各種運動器械和運動方式去塑造最讓大眾追捧的時髦形體,如女性追求的“骨感美”。而現今的一些營養師,在為他人提供健康谘詢服務時,本來應該意識到運動也同樣對強身健體具有積極的作用,但他們總是墨守成規地運用所學到的一切與膳食有關的營養知識去指導一個人如何改善健康狀態。而對於那些推薦和銷售時髦瘦身飲食的供應商們,本來在此他們根本不值一提,但他們那種從不懂或是不太想去接觸一些基本生理常識的消費者身上牟取暴利的行徑,使我們意識到應該站出來,揭露其牟取暴利背後傷害人體健康的本質,從而引導大家盡早地遠離這些害人的騙局。

運動或營養,單憑其中任何一種方式都無法獨立地讓你擁有健康的體魄,要發揮強身健體的功效是需要兩者相互協同、配合才能實現的。有規律地鍛煉身體本來是好的,但如果沒有合理、科學的膳食搭配,那麼這種在健身房進行的有益運動也將無法給你帶來健康。反過來看,有時我們格外注意所攝入的食物,就是為了保持健康與理想的身材,但對於一個長期不愛動的人來說,即便是他/她把日常休閑時吃的甜點換成了蔬菜水果,這種膳食的均衡性調整也同樣不能使人們達到健康的目的,正如那些喜歡沒事就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其健康狀況及體形不會因為單純的科學膳食調配而發生實質性的轉變。

健康,是人們常常關注的話題,也是本書貫穿全文的主線。因而在此我們先對其進行正確定義,以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文中所涉及的理論和知識。什麼是健康?首先不要錯誤地理解為沒有疾病困擾的狀態就是健康,我們所說的健康是指一種心理和生理上的感覺,是一種愉悅的感受,在這樣的狀態下,你有充沛的精力去實施你所追求的人生目標。簡而言之,健康就是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樂趣的身體狀態。

在我們致力於研究運動與營養如何促進健康時,我們發現應在如何選擇適宜的健康生活模式時,將人們的年齡差異問題考慮在內。而現行的許多理論指導均未充分考慮人們的年齡問題,30 歲人群的運動目的與運動能力自然與60 歲人群有所不同。也就是說,我們應該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來調整運動方式和膳食的模式,從而達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目的。在本係列叢書中,我們以10 年為一個年齡段,講述從30 多歲到60多歲不同人群各自應該在運動和營養方麵采取的適宜措施,盡可能做到量體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