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課程翻轉教學法課堂應用
課程整合
作者:莫理寧
摘要源於美國的翻轉教學法正是契合信息化社會改革需求,能解決目前存在於高校課堂突出問題的新型教學模式。但同時,這也給習慣於講座式授課的教師帶來更高的要求,其效果極大取決於教師對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把握能力。以國際金融課程為例,力圖構建一套包括課堂準備、課堂組織和議題設計在內的具有操作性的課堂應用模式。
關鍵詞國際金融;翻轉教學法;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30-0071-03
大學課堂是高校培養人才的主戰場。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迫使高校課堂也悄然進行著重大變革,以培養出善於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和處理信息,能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新知,敢於質疑、善於思考的複合型人才。
1 翻轉教學法研究現狀
5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孟加拉裔美國人可汗,利用網絡引導了教學上的革命性變化,創造了一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它反轉課堂教學和家庭作業,將優秀教師授課內容製成視頻,作為家庭作業讓學生根據個人進度自行觀看,而課堂則是導師與學生集中解決問題的場所。翻轉教學模式契合信息化社會的需求,一經推出即產生巨大反響,2012年推廣成為近年美國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改革課堂教學的一種廣泛實踐。據不完全統計,據美國教育部最近的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應用使學生成績提高了14%,而課堂出勤率從單純把教學視頻掛上網時的30%激增至80%。目前斯坦福大學正大力利用這種網絡教育新方式,而且聯合16所美國的大學共同推進探索。
2011年9月份,在包括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武漢大學、湘潭大學、廣西師範大學等全國的11所大學裏嚐試展開了以“翻轉”為原理的大學生的創業啟蒙課實驗,也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但是,目前這一教學方法集中應用於概念明確的理科課程中,在地方高校,特別是財經類院校中的理論與實證探索還相對滯後。
2 國際金融課堂教學的主要問題
國際金融課程教學直麵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授課信息量大,前沿知識更新快,要求交易技術與金融市場同步。因此,教學方法改革的緊迫性尤其突出。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存在下麵幾個突出問題。
2.1 教師資源未能公平利用的問題
首先,各地方高校教師的國際交流機會不均,國際視野及信息麵差距較大,國際金融授課水平存在巨大落差,跨越同一道門檻公平入學的學生不得不接受水平參差不齊的課堂質量,公共教師資源也得不到公平、充分有效利用。
2.2 信息技術未能充分利用的問題
相當部分的大學課堂引進多媒體技術,就是教師簡單地借助PPT展示教學內容,或者將授課視頻掛上網絡,忽視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網絡互動,更忽視了給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空間以及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2.3 知識傳遞與知識內化脫節的問題
國際金融課程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國際金融市場運作與日常生活有距離,交易抽象,對國際形勢的看法因人而異,學生更需要與教師正麵交流溝通,而大學教授最寶貴的時間多用來在課堂上日複一日重複授課,課堂教學與課後自學各自為營,課堂教學一直徘徊在低層次的簡單記憶、理解,而高層次的綜合運用和創新在課外被放任自流。
2.4 學生被動學習問題
國際金融的發展日新月異,相當多的問題應持開放性的態度,但目前相當數量的課堂仍停留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依賴教師整理,被動接受知識,喪失質疑與主動鑽研精神,相當部分學生成為課堂批量生產的書呆子,缺乏對國際形勢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