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沐靈的童年(1 / 2)

南村在群山的包裹下,顯得格外寧靜,山下的溪流總是無比的清澈,這裏隻有一條小路能夠通往城市。

沐靈從八歲開始就和奶奶生活在這裏,在他的記憶裏,奶奶是他最疼愛他的人。在夏日,他喜歡躺在屋外的吊床上,能夠看見漫天的繁星,奶奶就坐在一旁給他講她們那個時候的故事。

那時候,奶奶被賣到爺爺家,做童養媳,然後就一直跟著爺爺,她們喜歡用粗布縫製衣褲。爺爺去世後,奶奶就搬到了這裏,帶著那台陳舊卻還靈活的縫紉機,那是奶奶的嫁妝。

奶奶的屋裏麵有一張木床,木床上麵有四根柱子,床頭繡著牡丹花的圖案,床上鋪著紅色繡著龍鳳的被辱。這是奶奶家裏的舊物,但是奶奶卻從未扔下它們。因為那些都印刻著奶奶一生的幸福。

小時候的沐靈每天都喜歡聽奶奶講故事,不管是奶奶年輕時所遇之事,還有書上說的故事。沐靈聽過最好聽的故事,便是牛郎織女的故事,還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那些故事都訴說著主人公們那些淒美忠貞的愛情。

沐靈也希望長大後,能夠擁有那樣的愛情。

除了這些,伴隨沐靈長大的還有那已經破碎的家庭。他總是做夢,夢見自己站在一個黑暗的角落裏,看見母親離去的身影,他卻無能為力,他總是被噩夢驚醒,醒來時,卻發現渾身冰涼,冷得發抖。

奶奶告訴他,那個夢是真的。

每當想起這些,沐靈的眼神總是透著同齡人沒有的恐懼和孤獨。他常常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裏哭泣。

王湘每次來奶奶這裏的時候,提著大包小包來看望奶奶,雖然她不是明媒正娶的沐家媳婦,可是為了讓沐嚴感到欣慰,她不得不對奶奶裝模作樣,她就是破壞沐家的罪魁禍首。奶奶每次都沒好氣地把她趕出去,她無法接受這樣的兒媳婦。她一想起沐靈和兒媳婦李萍的生活,她就忍不住哭泣。原本好好的家,卻因為王湘這個女人給毀了。

命運總是在人最沒有防備的時候,給人當頭一棒。

李萍早已認命,而王湘卻是不肯認命。她從不覺得自己插足別人家庭有多麼的慚愧,而是以偉大的愛情作為借口,她甚至認為是李萍沒有本事,連自己的男人都守不住。

她還是那樣理直氣壯地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更是變本加厲,唆使沐嚴和李萍搶兒子。

沐靈就在這樣的爭奪中度日,他在奶奶家尋得片刻的寧靜,可眼看著到了讀初中的年齡,奶奶也不得不讓他回到家裏,和父親還有後媽生活。

他為了躲避那個家,便開始寄宿,盡管家裏離學校隻有五分鍾的路程,他也不願意回去。

周末偶爾回奶奶家看望,更多的時間,卻寧願一個人待在網吧裏麵,玩著那些令人暫時忘卻煩惱的遊戲,他的眼神裏,總是透著一絲孤獨和憂鬱。

他時常坐在網吧裏,忘記回去,有時玩著玩著,就累得趴在桌子上睡覺,醒來時,滿臉的褶皺和疲憊。

十二歲的他,卻因為睡眠不足,有了青春痘和黑眼圈。他就像是一個迷失在大海裏麵的船隻般,不知去往何處,飄向何方。

青春期的叛逆從此在沐靈身上蔓延,他漸漸得脫離了家裏,脫離了人群,把自己包裹在一個孤獨的世界裏,無法自拔。

沐靈上課的時候,喜歡坐在最後一個離後門最近的位置,有時趴在桌上,眼睛閉著,耳朵卻在認真的聽老師講課,他很喜歡掩飾自己的內心,他也曾很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想要走上講台,寫下老師那道例題的答案。

他已經長得十分帥氣,可卻從未與班裏的同學說過一句話,沒有人肯接近他,他的眼神似乎總是在遊離著。

有女孩喜歡過他,走近他的位置,給他塞情書,他隻裝作沒看見,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這些。麵對陌生人,他就像是一個未見過世麵的孩子般,不知該如何開口交流。

學校外麵有一處河壩,去那裏的人很少,但沐靈卻是喜歡走那條路回家,他不介意在那條河壩上多坐一會兒,他坐在河壩的橋上,看河流還有山川,一望無際的綠色,讓他的心能夠平靜下來,就像小時候坐在奶奶家的院子裏那般平靜。有時候,他的腦海裏會浮現出媽媽的臉,媽媽淚眼汪汪地看著他,對他說:“兒子,媽走了,你如果想媽媽了,可以給我打電話,也可以來找我!”

但是他從未鼓起勇氣去見她,幾年了,他未見過她一麵,不知她過得如何,是否已經憔悴消瘦,還是幸福美好。他隻是偶爾和奶奶一起打她的電話,聽她說一些叮囑和關心的話,比如她說:“兒子,天氣冷了,媽媽給你打了錢,你買件厚衣服穿。”他也不知道怎麼開口回答她,他害怕自己一開口,眼淚便流下來,然後把這麼多年的思戀說出來,像個女子那般矯情,但這都不是他。他是一個內心很堅強的人,他不願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