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向辦公室要健康(2 / 3)

所以,最好每天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窗戶,自然通風,改善辦公室的空氣質量。適當在室內放些綠色植物。如果工作允許,最好隔一段時間到空氣流通處或戶外活動活動,尤其在地下室工作的人員要注意這一點。

經常開窗換氣

對於成天忙於生計的都市白領來說,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在辦公室度過。雖然我們的辦公室每天都有專人打掃,看起來一塵不染,實際上空氣中漂浮著大量汙染物,如辦公電器設備帶來臭氧電磁輻射、室內裝修帶來的有害氣體、關門閉戶造成空氣不暢等,辦公室裏的空氣簡直就是一種滯留不動的離子凍結體,成為辦公室人群健康新的“無形殺手”!所以,經常開窗戶是十分必要的。

在空調寫字樓裏呆了超過8小時的韓小姐抱怨,身邊經常有同事出現口舌幹燥;胸悶,頭暈容易疲勞;容易感冒,上下呼吸道感染等症狀。特別是冬季的辦公室人多、通風機會少使辦公室空氣質量差造成的。

空氣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成人每次呼吸的空氣為500毫升左右,1小時呼出1000升氣體,在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占4%,1小時呼出二氧化碳40升左右,空氣中本來就有4/10000的二氧化碳,因門窗緊閉,二氧化碳將會更高,損害健康。又由於工作的需要,白領隻能學習和電腦、複印機、打印機這些便利的現代辦公設備“和平共處”,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首先,有條件的寫字樓,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風20分鍾為宜。實驗表明,每換氣一次,可除去室內空氣中60%的有害氣體;改善辦公室的空氣質量,不僅有益於健康,還可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其次,在室內放一台小型高效負離子發生器,對保持空氣流通和新鮮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尤其在春天的雨水較多,濕度大時,氣溫開始回升,正是流腦、流感、百日咳等傳染病的細菌及病毒生長繁殖的時機。經常開窗,特別是晴天太陽光照入室內,不僅可降低室內濕度,改變細菌、病毒賴以生長繁殖的“安樂窩”,而且太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直接殺死部分病菌,同時可減少辦公用具的發黴,防止塵蟎的滋生,減少過敏性哮喘的發生。

而在寒冷的冬季,隻要一走進高樓大廈,就回享受到暖融融的室內環境,許多人便會出現不同程度內熱外寒的“怪病”:鼻咽幹燥、胸悶、頭暈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脈速及血壓改變、尿量減少、軟弱無力等。這就是室內暖氣給捂出來的“暖氣病”。所以,冬天應該要特別警惕缺氧綜合征。室內溫度宜控製在20℃左右,要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常做“桌邊健身操”

你已經在辦公桌前坐了幾個小時了?長時間久坐容易腦部氧氣不足,造成頭腦昏沉,尤其到了下午,更顯得精力不濟,注意力無法集中。那麼,就趕快試試下麵幾招“桌邊健身操”,簡單得幾乎看不出在健身!

●坐在椅子上,輕輕縮下巴,將雙手手指交叉互握放在後腦勺上,手肘關節盡量往後拉,停5秒,放鬆,重複5次。

●坐在椅子上,雙手往後交握於下背部,雙手向後往上伸,使背部拱起,停5秒,放鬆,重複5次。

●坐在椅子上,身體向前彎,至雙手手掌貼在腳背上,停5秒,放鬆,重複5次。

●坐在椅子上,左腳抬起到椅麵高度,以雙手抓住左腳踝,停5秒,放鬆,換成右腳抬起到椅麵高度,以雙手抓住右腳腳踝,停5秒,放鬆,重複5次。

●伸伸腰,站起來,雙手輕扶腰的後方,身體向後仰至有拉到腹肌的感覺為止,停5秒,放鬆,重複5次。

●拉拉肩,站起來,雙手手指互相交叉,雙掌朝外向前推,手臂向前上方伸直,至肩胛肌肉有拉緊的感覺為止,停5秒,放鬆,重複5次。

午間休息的鍛煉方法

如今生活節奏緊張,很多白領常拿“沒時間”當借口避開鍛煉。其實,生活中很多零碎時間都可以被利用起來做些輕鬆的健身運動。午飯後雖然隻有短短一個小時,但休息片刻後做些舒緩的運動,不僅不會影響我們的消化,堅持下來,還能讓身體得到放鬆。如下幾種運動可作為大家午飯後鍛煉的參考:

●練習蹲樁

預備姿勢:站立時,兩腳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掌輕貼於腿兩側,眼平視前方。

動作:左腿向左側邁出一步,同時兩手臂抬起成抱物狀,手高不過肩,眼平視前方;兩腿屈膝下蹲約130度,保持平穩,上身挺直;兩手下按與肚臍同高,保持半蹲姿勢15秒。當下肢出現酸、麻、脹感時,緩慢站起來,自然呼吸。

作用:可使下肢、腰背肌肉得到鍛煉,緩解肌肉的緊張。

以上運動,應依照循序漸進、適可而止的原則,從小運動量開始,以運動後心率比運動前增加30%~50%為準。由於鍛煉的過程是機能逐步改善和適應的過程,所以運動量的增加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每次鍛煉時間在20~60分鍾。每周由鍛煉2~3天逐漸增至5~7天。

●利用健身器材——太極推手器

動作:麵對器械,雙腳同肩寬,雙膝略彎曲,成馬步。雙手張開,分別放在兩轉盤同側的邊緣上,轉動轉盤。練習過程中,推至右邊時,腰部以下重心應向右移,右腿成弓步;推至左邊時,重心向左移,左腿成弓步,反複進行。練習速度為中速,一次練習時間掌握在3~5分鍾,做2~4次,可依自己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