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就提出“生命在於腦健康”的論斷。由此也引發一場腦革命,其最終目的是希望揭開人腦這個人體中最複雜係統的奧秘,從而延緩其衰退進程。
頭腦是人生中至關緊要的生命壁壘,健康是人生過程中一個永恒的主題。腦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機體的一切活動,腦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統帥身體各係統和各器官的一切功能活動,控製著自主神經係統的平衡與和諧,使心身處於良好狀態。腦是生命適應能力的主宰,人體生命的運動按生、長、壯、老、死的規律運動著,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科學家已正式提出倡議設立腦健康日,這主要是應對知識經濟挑戰的需要,也是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需要。
正因為大腦功能對人體生理、心理作用具有無比的威力,大腦的健康與否,牽連到全身;大腦的衰竭,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隻有大腦能量尚存,生命就能持續。所以,我們在健身養生時,就應十分重視“健腦”。“健腦”可以使腦細胞活躍起來,伴之而來的可以使腦血管開放,血液供應增加,新陳代謝加快,這樣大腦細胞就能得到充分的氧氣及營養物質,從而延緩腦細胞的衰老。
焦慮症
張先生在公司裏是以能力強而出名的。他才華橫溢、經驗豐富,公司裏有了難題,總讓他帶著人去解決,年近中年的他已是公司的副總經理了。但最近他總感到在開車或辦公時,出現心前區不舒服。還有件事也刺激他的神經,他的父親在前年患心髒病去世,他擔心此病遺傳。盡管醫院檢查並未發現問題,但他仍不放心。有一天,他開車時,突然感到心前區疼痛,便叫了急救車。這次他不敢大意,住了2個月的院,還是沒查出什麼事,張先生困惑了。
在心理門診中,常看到這樣奇怪的“心髒病”人。這些“心髒病”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患了心理障礙——焦慮症。
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有如下四點:
●焦慮心理反應。其表現為顧慮重重,外界的一點點刺激就引起很大的情緒波動和緊張,精神難以集中。
●悲觀心理反應。情緒消沉容易激動、煩惱。一些人疑病疑癌,擔心自己已經衰老,生命似乎走到終點。這些人常喜歡回憶過去歲月中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經常以淚洗麵,思維零亂。
●個性與行為的改變。出現感情的不穩定,多疑、嘮叨、自私、急躁,不近人情,有時過度興奮,有時則傷感、絕望,常有孤獨及抑鬱感。
●其他不良心理狀態。對社會上的一些活動失去興趣,又不想建立新的興趣。失去以往那種靈活性,自感記憶力下降,力不從心。
焦慮症在白領人士之中非常多見。巨大的工作及心理壓力使白領體內大腦皮層、垂體、性腺軸功能失調,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或突然消失,或流產過頻等這些都是導致焦慮症的主要原因。由於工作壓力、人際競爭大,每天處於高度緊張之中。或長期工作勞累,或遇到一些應激事件,或因受了老板批評而委屈難過,也可能由於感情問題悲傷不已等而逐漸出現緊張、頭暈等症狀,逐漸成為慢性病程。焦慮症的發作還與個性特征有關,總有不安全感、易緊張、過於敏感、脆弱等個性特征是焦慮症發作的基礎。
焦慮症的治療需一個較長時期,除用藥物、心理治療控製焦慮症狀外,改變個性特征及家庭關係也是必要的。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症狀嚴重了,看看心理醫生,好些又不治療,常遷延數年,連自己都對治療失去信心。以下的方法可以幫助白領減少焦慮症的影響:
●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營養神經的藥物。
●每天保證睡眠9小時。
●生活有規律,減少娛樂,嚴禁飲酒。
●每天的工作列出計劃,盡量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每天睡前堅持鍛煉15分鍾。
●每天飲水量要超過3000毫升。
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是遍及全球的普遍問題,有關資料顯示,全球約10%的人有慢性失眠(入睡和保持睡眠困難),很少有良好的睡眠。失眠者中大多數為從事IT、管理和新聞等腦力勞動的白領女性,這些人由於個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壓力過大等原因,長年飽受失眠問題的困擾。因此,睡眠障礙成為都市白領健康的新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對失眠的定義是:入睡困難、保持睡眠障礙或睡眠後沒有恢複感;至少每周3次並持續至少1個月;睡眠障礙導致明顯的不適或影響了日常生活;沒有神經係統疾病、係統疾病、使用精神藥物或其他藥物等因素導致失眠。
長期睡眠不足,大腦得不到足夠的休息,會出現頭疼、頭暈、記憶力衰退、食欲不振等現象。長期失眠甚至令年輕女性出現麵色灰黃、皺紋增多等早衰現象。有些失眠者的免疫力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害,最終引發高血壓、潰瘍病等嚴重健康問題。
睡眠時間減少,壽命也會隨之縮短;失眠降低生命質量;增加了發生精神疾病和抑鬱症的危險;增加了意外和損傷,也大大增加了車禍發生率。失眠降低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總之,睡眠障礙會給人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帶來很多負麵影響,不容忽視。以下提供不吃藥找回睡眠的方法:
●心理調節法——“輕視”睡眠
失眠的人大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性格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固執、猶豫不決、完美主義、愛擔心、易焦慮等。心理醫生對這些人的建議是:別把能否睡著太當回事。睡眠也是人身體的自然反應,困了就想睡覺,不要人為地去控製它,越讓自己別想了,自己就越發胡思亂想,停不下來,應該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當你不控製情緒和思維時,也許反倒能自然而然地入睡。
●行為調節法——自己治療自己
(1)下午和晚上不喝茶,上床前半小時停止腦力活動,也不抽煙,可在浴盆中泡20分鍾,或者到室外走動以活動肢體,或者上下樓梯幾次,或者用熱水泡腳等等。
(2)上床後,如果感到腦子特別清醒毫無睡意,那麼就立即起床工作,直到感到有些倦意時,再關燈上床。入睡後,如果中途醒來,不要睜開眼睛,輕輕地翻個身再睡,不要開燈看表。
(3)上床後,把肢體擺在你認為最舒適的位置上,雙眼半閉,輕輕地呼吸,讓全身肌肉放鬆,或者使自己輕輕地打嗬欠,此時再想象一個十分寂靜的環境,這樣,不久你就會慢慢地進入夢鄉。
(4)到點一定起床,即使是被叫醒的,當時仍感到昏昏欲睡,也要立即起床,即使當晚你隻睡了三四個小時也要起來。中午做些輕度體力勞動或者打打球。下午如果感到頭昏或倦怠時,可用溫水洗臉衝頭,但不要睡覺。
這種自我調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形式的失眠。初患失眠的,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得到糾正,長期失眠的人治療時間則需要長一些,但隻要堅持矯正,就會找回健康的睡眠。
●裸睡法——徹底放鬆
裸睡的時候肌肉能有效放鬆,緩解由於白天緊張引起的疾病和疼痛。有肩頸腰痛、經痛的人不妨試試。沒有了衣服的隔絕,皮膚有一種通透的感覺,促進新陳代謝,加強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有利皮脂排泄和再生。沒有衣服束縛,身體自然放鬆,血流通暢,能改善某些人手腳冰涼的狀況,有助進入深層次睡眠。
●放鬆身體——按摩、熱水浴
放滿熱水的浴缸對於身心疲憊的白領來說最為合適不過,要知道它同時還會提高您的睡眠質量。另外,辛苦工作之後的按摩也效果顯著。按摩和熱水浴會驅散您精神上的壓力,從而起到提高睡眠質量的效果。
憂鬱症
憂鬱症也叫抑鬱症。根據最新調查,中國現代都市中約有9%的人有憂鬱症狀。因環境適應與社會因素造成的泛焦慮恐慌症、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症愈來愈多,幾乎占精神科門診的八成以上。憂鬱症已成為現代企業頂尖主管、白領階層的“人生殺手”。
在憂鬱症患者當中,主要有科技新貴、金融業管理者、國企老總、會計師、廣告行銷者等。55%的廣告人憂鬱程度已達到需要專業人士協助的程度。通過正常的疏導盡快從焦慮、壓力中解放出來,抵製憂鬱,這已是當今白領必須麵對的嚴峻的人生課題。
憂鬱症的表現有如下幾點:
●情緒障礙,總覺得高興不起來,或易怒,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疚感,甚至反複出現輕生的念頭。
●睡眠障礙,特別是早醒應引起高度重視,也有睡眠過多者。
●動力缺乏,總感到自己像一架生鏽機器,反應遲鈍,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疲乏感。
●生理欲望明顯減退。
●社會功能受到影響,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一般來說,抑鬱症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微笑型”抑鬱症。這種人憂鬱,卻總在旁人麵前有說有笑。
●“勤勉型”抑鬱症。表現為極端的“工作狂”。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怕“閑下來”。
●“隱匿型”抑鬱症。以軀體不適為主,但抑鬱情緒不明顯,很容易被誤診。這類患者在我國較為多見。
如果你經常出現以下情況,如心情不好、睡不好、吃不好、身體虛弱、沒力氣、感覺很煩、做事比平常效率低、想不開,甚至想死,對什麼事都沒興趣,身體不舒服,覺得自己沒有用等。隻要有三個條符合,最好盡快求助於心理醫生,從不快低迷中解脫出來。雖然一部分輕微的憂鬱症可通過自身調節,但是多數還須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尤其是程度較重的憂鬱症是無法自我調節的。
憂鬱症不僅使人覺得疲累、無力,而且還讓人感到人生沒有意義、絕望、甚至會想要放棄生命。但是,這些負麵的想法會隨著治療和效果而消失,精神病專家認為,對待憂鬱症,不要太憂鬱。應趕快尋醫問藥,先調整壓力,改變工作至上的觀念,不要定下難以達成的目標或承擔太多責任;設法和別人在一起,避免經常獨處;注入多元價值觀,增加人文活動空間,多參加輕鬆的運動,如打球、看電影、參加宗教活動或社交活動等;投入不同的追求,追求經濟成功外更多的成就。當自己覺得憂鬱現象比較嚴重時,不必害臊,要立刻去找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精神強迫症
現代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高度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和過度的壓力導致了具有強迫心理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是強迫症發病率不斷上升的直接因素。目前,強迫症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都市人群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近幾年,強迫症患者的職業和年齡都出現了明顯變化,年輕的白領階層發病率越來越高,值得關注的是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自加壓力的完美主義追求者或一意孤行的偏執狂,往往是在不經意中為自己設下了強迫症的精神陷阱。
強迫症是指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征的神經功能性疾病。它一般表現為患者頭腦中反複出現一些相同的觀念、想法,並且不斷地重複,雖然患者明知不對,但自己無法控製,從而產生痛苦。如檢查類、清潔類、記數類等等。強迫症患者的強迫症狀與正常人的仔細、認真是兩碼事,強迫症患者由於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會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造成心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