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精神因素為主要發病原因。白領階層所處的工作環境具有壓力大、競爭激烈、淘汰率高的特點。在這種環境下,內心脆弱、急躁、自製能力差或具有偏執性人格或完美主義人格的人很容易產生強迫心理,從而引發強迫症。其中完美主義人格者表現的尤為突出,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他們會製定一些不切合實際的目標,過度強迫自己和周圍的人去達到這個目標,但總會在現實與目標的差距中掙紮。此外,自幼膽小怕事、對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謹慎的人在長期的緊張壓抑中會焦慮恐懼,為緩解焦慮恐懼就會產生諸如反複洗滌、反複檢查等強迫症行為。
作為白領階層,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強迫症或具有該症傾向呢?有關專家認為,如果符合下列情形中的大部分,應考慮有強迫症的可能,建議到精神科或心理谘詢門診做進一步檢查確診。
(1)焦慮不安;
(2)失眠、頭痛、食欲下降、忘性大;
(3)擔心自己的衣飾不整齊及儀態不端正;
(4)難以作出決定;
(5)必須反複洗手;
(6)做事必須反複檢查;
(7)做事必須做得很慢以保證做得正確;
(8)反複想些無意義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感到難以完成任務;
(11)反複做毫無意義的一個動作;
(12)常懷疑被汙染;
(13)總擔心親人,做無意義的聯想;
(14)出現不可控製的對立思維、觀念。
(15)經常反複點數;
(16)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
強迫症(非病態程度)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患者能否勇敢理智地麵對它、戰勝它,自我心理療法可以幫助白領人群緩解壓力和緊張情緒造成的強迫心理,預防強迫症的發生。具體來說,有如下三種方法:
一是順其自然法。任何事情順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不再評價。特別是完美主義人格者,要學會肯定自己,少與他人攀比,要認識到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二是宣泄療法。對家人和朋友說出心理創傷和緊張恐懼心理,把內心的痛苦發泄出來。
三是轉移注意力。盡可能地把時間安排得緊湊,使自己沒有時間去實施諸一些強迫行為。同時可以選擇運動鍛煉和戶外活動來充實生活,減輕強迫心理的幹擾。對於少數強迫症比較嚴重者,也可以采用藥物治療,但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服用。
春季頭痛
不難發現,在一年四季中,春季頭痛患者最多,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睡眠節律改變
春天日時間明顯延長,早晨天亮也變早了,人腦中的鬆果體根據光亮分泌激素,使人早早醒來,這樣人的睡眠時間因為早醒而減少了近30分鍾,造成睡眠不足,引起精神緊張,大腦血管反射性輕度擴張,從而發生緊張性頭痛。
●病毒感染
春季氣溫上升,但氣候不穩,氣溫變化大,這種溫差大的氣象條件,容易導致病毒性疾病的發生。人感染病毒後不一定出現典型的疾病,但肯定會發生病毒血症,此時,人體產生抵抗病毒的抗體,去殺滅和清除病毒,引起顱內血管擴張,甚至有輕度顱內壓升高,從而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衣原體感染
春季容易發生衣原體感染,衣原體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微生物。人體感染衣原體可以發生氣管炎、肺炎、眼結膜炎、尿道炎等,衣原體侵入人體可引起明顯的頭痛、關節痛。
●高血壓
春季萬物勃發,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往往隨著氣溫升高而上升。血壓升高也是引起頭痛的原因之一。
那麼,如何緩解春季頭痛呢?可采取以下辦法:
●自我按摩
平日裏可用指尖像洗頭那樣抓撓或用天然鬃毛硬刷或木齒梳子梳頭來進行頭部按摩。其具體方法是:從鬢角朝額頭向後腦勺緩慢圓周運動,不論你采取以上哪種方式,按摩時都會感覺很舒服輕鬆。
●利用睡眠來擺脫
許多人用睡覺消除頭痛。但應避免睡得過多,以免睡醒後,反而出現頭痛。所以,可選擇一個舒適、光線暗淡的房間舒舒服服地睡一覺,因為充足的睡眠也可擺脫頭痛的困擾。但應注意睡覺時不要用被子蒙著頭,以免減少氧氣的吸入、增加二氧化碳,否則,醒來時就極易患頭痛。
●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
睡覺時不要俯臥,因為這種睡覺姿勢會使脖子肌肉發麻。如果睡眠不好,反複翻身,可以使用特殊枕頭,形狀要適合脊椎脖子處的自然彎曲,讓脖子有個可靠的依托。
●減少視力負擔
如果長時間觀看電視或操作電腦,就難免會增加視力的負擔。因此,每隔1小時左右用手掌掩眼,讓眼睛休息不少於30秒鍾,然後將手移開,緩慢睜開眼睛。此外,眼睛經受不易察覺的閃爍也會使大腦疲勞而引起頭痛。因此,使用照明設備最好是光線柔和的普通台燈和落地燈。
●培養幽默感
如果你經常把事情看得很嚴重,你可能常板臉皺眉,滿腦都是煩惱,這也難怪你常患頭痛。應學習放鬆自己,看淡周圍事物。
●及早治療
有關專家認為,最好的對策是在頭痛剛出現時,即在萌芽狀態時就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服藥。專家建議你檢查自己是否有任何緊張的征兆,包括緊咬牙齒、握緊拳頭、肩膀聳起。這些征兆可能引起頭痛。如果已經發生了頭痛,應上醫院查找病因,針對病因治療。絕不能依賴止痛藥,這種“頭痛醫頭”的方法是極為有害的。
心理疲勞
人們通常把疲勞分為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兩種。前者主要針對勞動而言,主要表現為肌肉酸痛、疲倦、無力等;後者主要指腦力勞動而言,疲勞的主要表現為心情煩躁,注意力渙散,思維不敏捷,反應遲鈍等。
一般情況下,人們比較注重減輕體力勞動強度,改善勞動環境,注意勞逸結合和其它心理衛生要求,這對保護健康確有益處。
而人們卻常常忽視心理疲勞。腦力勞動疲勞的信號是心理疲勞感覺,這種疲勞感是人體、器官或主要細胞(離細胞等),對繼續工作的抵觸,疲勞信號揭示機體已經需要休息,需要調整和恢複,應該停止工作。
因為,心理疲勞的一個明顯標誌是學習與工作效率降低,而長期的心理疲勞影響心理健康,使人心境壓抑,百無聊賴,心煩意亂,精疲力竭,甚至出現神經衰弱症狀,如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失眠、怕光等,還可能發生其它心因性疾病。
如果發生這些情況,應以睡眠或者娛樂、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等積極方式促進大腦功能的調整。此時,若強製大腦繼續工作,則會加重心理疲勞,造成腦細胞的損傷,或使腦功能恢複發生障礙。
而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喜歡采用各種腦興奮措施來消除心理疲勞感,以繼續完成工作,如大量抽煙是作家刻苦寫作的興奮劑;詩人則是以酒助興;西方人則喜歡抽雪茄、飲咖啡,或者使用其它興奮物質,來振奮自己或以意誌來強迫自己戰勝疲勞,繼續學習和工作。
但是,醫學研究表明,隻有能夠改善細胞的生理過程,才能促進細胞疲勞的恢複。因此,人們常用興奮大腦的方法強迫大腦繼續工作,就會加重心理疲勞,加重細胞損傷,對機體十分有害。
要消除心理疲勞、避免用腦過度對身體的損傷,關鍵是勞逸結合。下麵提供幾種簡便而有效的方法:
●多從事一些比如運動、聽音樂、瑜珈、氣功等體力活動和放鬆活動。
●健康的開懷大笑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發泄方式。
●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複雜問題,有助於舒緩壓力。
●做錯了事不要自悔自責,要能夠正常地工作。
●夜深人靜時,悄悄地講一些隻給自己聽的話,然後酣然入睡。
●科學用腦,順應大腦活動的生理節律,強調勞逸結合,體腦結合,切忌長時間以各種強製手段增加腦力勞動的負荷。
●注意腦力勞動中的心理衛生。科學家提倡腦力勞動者要注重對其所有從事的腦力勞動的興趣,使腦力勞動環境的安靜及光線照明符合衛生要求等方麵,認為這些對消除心理疲勞有益。
精神壓力
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壓力總是與我們如影相隨,無時無處不在。壓力是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都必須麵對和應付的難題。壓力過高,會令你效率降低、對工作失去興趣、與同事關係惡化、失誤增加,還會導致失眠、疾病、吸煙或飲酒量增加,甚至與伴侶吵架。
有結果表明:在社會轉型期,不同職業群體因為工資分配、工作成績和個人發展等導致的壓力,已經深入到人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麵麵。這種壓力一般都是精神壓力,如生存競爭的壓力、對危險與死亡的恐懼、人際壓力、情緒與情感的壓力等,這些壓力保持人的警覺(清醒狀態)和合適的行為模式。
一般而言,這種壓力是去不掉的。壓力管理並不是要徹底消除這種壓力,而是緩解或分散壓力,降低壓力帶來的不良影響。
比如在短時間內麵對大量工作壓力時,讓人感到手忙腳亂,無所適從,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勝任目前的工作,該怎麼辦?
首先你要明白,任何人在短時間內遇到大量工作,都會出現你這樣的情緒。麵對多頭壓力時,人們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但你有沒有想過,大量工作能找到你,是因為上司認為在你所處的環境裏,沒有人比你更具備這樣的能力。不自信是人之常情,但大可不必。
解決多頭壓力,除了要具備相應的辦事能力,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種正確的工作方法,就是對工作進行細分,並按優先排序。許多關於時間管理的書,都對此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可供借鑒。
或者,我的上司對我的要求很高,要達到他的目標,我必須犧牲自己的私人時間,這樣才能達到他的要求,該如何解決呢?
這裏就存在一個你自我定位的問題。如果你希望快速發展,並想學到更多東西,那目前的狀況其實是個很好的機會。如果你期望按正常速度發展,那大可不必以犧牲自己的健康與休閑來一味迎合上司。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按重要程度做好優先排序,告訴上司你現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要加新任務,是否可以暫停其他工作。不要自己給自己壓力,工作沒有絕對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