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參加近幾年江蘇高考作文閱卷時發現,時下高中生作文的最大問題就是寫作思路局限在狹小的圈子裏,不能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常常人雲亦雲。比如說到好奇心,那便是牛頓的蘋果和萬有引力,就是愛迪生板凳、泥巴和他的眾多發明;說到時尚,那就是黃頭發、名牌服裝,就是歌星、影星、球星。且不說文章流於膚淺,沒有深度可言,僅僅是千人一麵,萬眾一詞的角度和素材就會讓閱卷老師覺得乏善可陳,索然無趣。

朱光潛先生在他的美學專著中指出: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著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

文似看山不喜平。清新的骨架,鮮活的血肉都離不開獨特的構思。比如09年江蘇高考作文《時尚》,一名考生以一雙繡花鞋為線索,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巧妙地寫出了不同時代繡花鞋的命運,以時代的變遷反映出時尚的變化以及人們觀念的改變。文章借繡花鞋反映出門第差別、三寸金蓮的裹腳陋習、女權解放運動、新時代傳統與時尚碰撞等社會現象,可謂立意深遠。

其實,此類文章的構思,就是以一個事物為線索,比如發式、服飾、婚嫁禮儀、通訊工具等等,以此反映時尚的變遷,加以反映不同時期的社會現象,獨特的構思定會讓文章妙手成趣,文思幽遠,從而獲得高分。又比如另一考生以曾經時尚人物鄧麗君為中心,從歌唱水平、服飾裝扮、愛情取向、政治立場等角度詮釋出真正的時尚,對時下浮躁的風氣,變味的時尚進行叩問,處處進行對照,引人深思。文章利用獨特的思維角度,按跡而尋蹤,析形而求神,輔之以犀利的言語,高雅的審美,自然脫穎而出,成為上乘之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在考場寫出上乘之作,平時就必須經常進行多角度的思維訓練,惟其如此,才能把路走寬,把路走實。筆者在平時作文教學中進行了有益的嚐試,受益頗豐,略舉一例,以拋磚引玉,築巢引鳳。

示例:《陌生人》

說到陌生人,很多同學自然而然會想到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已變得冷漠,我們要去主動幫助陌生人,並讓它成為一種責任和使命,以自己的行為去引領更多的人,去淨化社會風氣。比如季羨林老人為陌生學生看護行李,比如劉煥榮,僅憑殘缺的手指,通過與陌生的孩子對話,把他們從歧路拯救到正途。這個角度固然不錯,但很容易出現“撞車”現象,我們不僅要關注“社會性”層麵,更應關注“時代性”“思辯性”“哲理性”, 以社會生活為經線,以哲理思辨為緯線,從從不同的層麵去思考“陌生人”的內涵,會得出意想不到的好思路,寫出與眾不同的好文章。

①《鑄劍》裏複仇的孩子把自己的頭顱和雄劍送給了陌生人,期待著陌生人為自己達成報仇的夙願。魯迅是偉大的,沒有猜疑和防範,把自己交給陌生的國民,在絕望中用這種信任點燃起星火希望,在中傷、誹謗、辱罵中,在陌生人的傷害裏堅持著星火的希望,愛他們,永遠祝福。期待哪怕一萬次的問候中有一次有人對問候報以微笑,就像先生看見可愛的青年那樣,他就會繼續用信任、祝福的心問候陌生人,問候國民。

羅曼·羅蘭說:隻要有一雙忠實的眼睛與我們一同哭泣,就值得我為生命而受苦。這個語段,不僅寫出魯迅對陌生人的信任,更主要的是寫出先生博大的情懷,為了真理,為了理想,為陌生人謀幸福。從這個角度出發,可引發很多的例子,如海子在《麵朝大海·春暖花開》裏寫道:“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個燦爛的前程;而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又如俄國的十二月黨人被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亞,沒有幹糧和飲水,拖著疲憊的身軀穿行在西伯利亞的荒地和寒風中,他們沒有絕望,因為當地每一戶居民的窗台上都放著水甚至牛奶,還有在當時極度缺乏的黑麵包,默默鼓舞、問候著這群偉大的陌生人。再如溫厚善良的湯姆叔叔在得知將被主人賣掉後,本可以事先逃跑躲避災難,卻以“我走了,還會有別的奴隸被賣掉”的理由留了下來,最終被賣給了殘暴的奴隸主,在新奧爾良的種植園,湯姆叔叔為了一位陌生的女工不受鞭笞之苦,將自己的棉花分給了她,卻因此慘死在毫無人性的奴隸主的皮鞭之下。盡管湯姆叔叔已經不在了,但他那充滿溫馨的小屋是每一個陌生人永遠的歸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路自然就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