筅考點闡釋
深刻是就文章的思想高度而言的。高考作文的深刻具體就是指作文的見解深刻,如寫記敘文,就要形象生動,思想深刻;寫議論文,就要說理透徹,論點深刻。高考作文見解深刻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考試大綱》對作文發展等級之“深刻”有三方麵要求:
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我們認識事物要有“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的精神,要善於撥開現象的迷霧,對其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裏,由此及彼”的加工,這樣就很容易發掘出寓於事物中的本質來。
②“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眾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孤立、偶然的,有其果必有其因。這要求考生要善於運用辨證的思維探究事物的本源,並以敏銳的眼光,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③“觀點具有啟發性”。所謂觀點,就是考生對事物和現象的看法;所謂啟發性,就是闡明的道理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有時代感、前瞻性,並能引發讀者的思考,產生心靈的共鳴,靈魂的震撼,思想境界的升華。
筅技法點撥
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往往偏好用“深刻”去衡量考生作文的價值,因而,寫出較為深刻的考場作文,是獲取高分甚至滿分作文的主要途徑之一。那高考作文如何才能寫得深刻呢?
①於敘述中多一點感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倘若考生要想在考場上寫出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的文章,就必須對生活現象進行深入的感受、領悟和思考。尤其是對於在作文中的敘述,一定不能僅僅停留在生活表象的簡單複製上,而應深入透析,發掘出其潛藏的深層內涵,多一點深層感悟,這樣,文章也就更能顯現出一定的深度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如09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脈脈鄉情》片段:
曾經是如此驚詫於葉落的壯美,感懷於那極致的美麗。枝杈與土地僅有幾米的距離,然而葉兒毅然掙脫,任風翻飛,它飛旋;任車將它壓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著根的方向飛旋著動容的美麗。我問落葉,落葉不語,那該是由內散發的情愫,慢慢體會。
考生對落葉凋零的壯美作了精細的描寫,把落葉那份麵對生命消逝的坦然、泰然展現得淋漓盡致,且字裏行間無處不飽含考生個人的感悟以及對落葉這份極致美麗的讚歎與敬佩之情。顯然,考生已遠拓展了落葉的意蘊,留下了不盡的情思,極顯深遠意境。
②於繪景中多一點情感正如王國維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考生在作文中的寫景就不應當隻是單純的繪景,事實上這樣的文章也很難存在,而應該是考生情感的真誠流露。假使在作文寫景之處適時地滲透一點個人情感,那往往就能使文章彰顯得更為深刻。如09年山東高考滿分作文《見證》片段:
夕陽的餘輝已漸漸淡去,烏鴉的悲啼亦顯得空曠而深遠。在餘輝的照射下,遠處粗壯大樹的重重枝椏努力向外伸展著,猶如在向天空訴說著自己崇高的政治抱負和高潔的情操。就在不遠處的刑場,三個學生集體跪著為他請命而他仍端坐在五弦琴前,五指輕輕地一撥便彈出了世間的絕唱。
這段文字主要的景物描寫,但考生並非隻為寫景而寫景,而是巧妙運用景物刻畫,渲染了環境悲涼淒清,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寄寓了對古代文人嵇康的同情和對腐朽、黑暗時代的憎惡,凸顯出了嵇康臨刑前的那種如菊花寧可抱香死的高潔形象,從而使文章顯得深刻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