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膜一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好幫手,它清潔、方便、耐用、價廉。薄薄的保鮮膜既能夠使食物保持新鮮,又可以免受細菌和灰塵的汙染,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有人就把吃剩下的食物,用保鮮膜一包,扔進冰箱裏,第二天就可以放心地拿出來吃,以為隻要有了保鮮膜,就能永久保鮮了。其實,保鮮膜不但不能永久保鮮,反而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認識保鮮膜
保鮮膜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聚乙烯,簡稱PE,這種材料主要用於食品的包裝,像我們平常買回來的水果、蔬菜用的這個膜,包括在超市采購回來的半成品都用的是這種材料。
第二類叫聚氯乙烯,簡稱PVC,這種材料也可以用於食品包裝,但它對人體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響;
第三類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主要用於一些熟食、火腿等產品的包裝。
就原材料而言,聚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類保鮮膜對人體相對安全。而使用聚氯乙烯類的則要小心了。當然,在超市購買的家庭用保鮮膜由於基本是PE材質的,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發現保鮮膜上有“PE”、“不含有PVC”或“可用於微波爐加熱”這樣的標誌,就可以放心使用。
●PVC保鮮膜是毒膜嗎?
PVC本身沒有毒性。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比如:血液袋和輸液管都是PVC材質,在常態下,PVC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PVC隻在微波爐加熱後或包裝過熱及油性大的食品,才會析出有害物質。PVC是高分子,性能比較穩定,隻有在加熱到其塑料性能被破壞,才會釋放出氯化氫,對人體造成傷害,特別是幹擾人體內分泌,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礙等疾病。
PVC與PE如何區分?
雖然聚偏二氯乙烯的保鮮膜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可降解性都非常好,但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市場銷售和應用都不是很廣泛,所以日常購買保鮮膜的時候,主要是區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產品。PE保鮮膜的黏性和透明度較差,用手揉搓以後容易打開;而PVC保鮮膜則透明度和黏性較好,用手揉搓以後不好展開,容易粘在手上;PE保鮮膜的味道較淡,有一股蠟燭味兒,PVC保鮮膜味道較重;燃燒後,PVC保鮮膜會有明顯的焦黑痕跡,PE保鮮膜用火點燃後,火焰呈黃色,離開火源也不會熄滅,有滴油現象,並且沒有刺鼻的異味。
●如何正確使用保鮮膜
■不要貪便宜到地攤上去買保鮮膜產品,買保鮮膜一定要到正規的超市商場。因為地攤上的產品用的原料可能來自於回收料,甚至可能有一些是除草膜,有一些是防蟲膜,裏麵添加了一些農藥產品,這些農藥存留對人體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回家就把肉、乳酪等食物從保鮮膜類的塑料包裝取出,放在其他塑料袋或容器中。也可把肉、乳酪的表層削下來丟棄。
■如果您從超市或者是水果攤上買回來用保鮮膜包好的半塊甜瓜,可不要直接下口就吃,最好把外麵這一層切掉才更保險。
■食物裝在陶瓷碗內,如果上麵附蓋塑料製品,不要碰到食物。
■用微波爐烹調或加熱時,絕對不讓食物碰到任何塑料膜。還應該注意保鮮膜加熱所能承受的溫度,嚴格按照品牌上麵標注的溫度加熱或者選擇耐熱更好的保鮮膜。
相關鏈接
保鮮膜不要沾油
保鮮膜含有一種被稱之為DEHA的塑化劑,它雖然可以增加保鮮膜的附著力,但會滲入食物,尤其是含油較多的高脂肪食物。這種塑化劑會擾亂人體的激素代謝,誘發先天性缺陷、精子減少、乳腺癌,甚至精神障礙等疾病。所以保鮮膜最好遠離“油”多的食物。
TIPS
●溫馨小貼士●
加熱食物時應當用保鮮膜覆蓋好器皿後,再用牙簽等針狀物在保鮮膜上紮幾個小孔,以利於水分的蒸發,防止因氣體膨脹而使保鮮膜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