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以及和皮膚過敏性特征等相關症狀,如皮膚發緊發幹、易過敏、皮膚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症”或“空調病”。]
●為什麼會有空調病
■室內外溫度相差過大
當將空調器的溫度開在15~20℃之間,室外溫度在32℃以上時,就屬於室內外溫差過大。
從溫度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進入有空調設備的室內,溫差較大且溫度驟變,人體的植物神經係統難以適應,就會出現空調病的症狀。表現為易怒、緊張、失眠等。
當由空調室出來到烈日下時,氣溫突然升高,使體溫調節中樞失靈,汗液一時無法排出,可突然發生頭暈、耳鳴、胸悶、中暑等症狀。
■空調室內空氣混濁
空調室是封閉的,室內空氣不能與室外空氣交換。時間一久,室內空氣就會變得十分汙濁,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大增,氧氣被大量消耗而使氧氣明顯減少。在這種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環境中生活,身體自然處於惡劣環境中,可能發生精神萎靡、頭暈、健忘、工作效率下降、學習效率下降等等情況。
■空調器易滋生細菌、病毒
空調機內時有水分滯留,在適宜溫度下,芽孢杆菌、棒狀杆菌、綠膿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阿米巴等病菌便會繁衍,容易引發疾病。長期“戀”空調會出現咳嗽、痰多、胸悶、胸痛、發燒、畏寒等病症。
●哪些人易患空調病
■白領。在高檔的寫字樓,許多年輕白領從早到晚待在空調房間裏。中央空調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汙染源。由於冷氣機的進風口多設在隱蔽處,冷氣機抽入這種被汙染了的空氣後,細菌會積聚在冷氣槽內,並隨著空調的運作擴散到室內。於是,白領就成了首當其衝的“主力軍”。
■女性。夏季衣著單薄,尤其是女性,夏日短衣短裙,衣服全部重量也隻有男性的2/3,而且女性體質不如男子,對冷刺激較敏感,肌膚裸露,散熱增強,所以,女子較男子易患空調病。
■老人、小孩是高危人群。有老人的家庭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的老人,最好不要給老人“重複製冷”,否則老人很可能感冒發燒,甚至引發原有疾病。
兒童皮膚薄嫩,皮下脂肪少,毛細血管豐富,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如果使用空調不當,容易使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中樞失去平衡,引起感冒、發熱、咳嗽等病。
■慢性疾病患者也極易發生“空調病”,並進一步加劇原有的病情。
●如何預防空調病
室溫控製在24℃左右,保持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7℃。
經常開窗換氣,確保室內外空氣對流交換。一般而言,開機1~3小時後關機,然後打開窗戶,有效地引入室外新鮮空氣,將室內空氣排出室外。要多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最好使用負離子發生器。
空調房間要保持清潔衛生,減少細菌汙染源。
進出空調室時,要有一個過渡過程,不要快速進出。從室外進入空調房間時,應該先在室外稍微憩息片刻,如果大汗淋漓就走進空調房間人就容易感冒生病。
長時間在空調室工作、學習、生活的人,應該增添一些穿脫方便的長袖衣物,膝部應加蓋衣物保暖。
室內空氣流速應維持在20cm/s左右,辦公桌切不可安排在冷風直吹處,因為該處空氣流速將導致氣溫驟降3℃~4℃。
下班回家後首先洗個溫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如能適當運動,當然更好。
相關鏈接
生薑可防治空調病
人們在享受空調帶來的清風涼意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常會表現為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中醫學認為,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TIPS
●溫馨小貼士●
由於空調病常致四肢不溫,經絡不通,故常在空調房間呆的人應多吃一些能溫通經脈的食物和藥品,如桃仁、山楂、紅花、紅景天、當歸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