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裏、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攜帶“隨身聽”單放機聽音樂,有的人晚上睡不著時,就會戴上耳機聽音樂,認為那樣有助於催眠。這種情況,通常一聽就是一夜;還有的人在家裏為了不影響家人工作、學習,也常戴耳機聽收音機或看電視。您可能沒想到耳機也可能成為健康殺手。]
●久戴耳機的危害
便攜式CD機和MP3的發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如果不分時間、場合,在騎自行車、步行或在公交車上都戴著耳機聽音樂或學習外語,則非常容易誘發“耳機病”。
這幾天,小林經常感到頭疼,於是爸爸媽媽帶她到醫院,經檢查是神經衰弱。小林剛剛上六年級,平時很健康,怎麼會得了這種病呢?
後來,才弄清楚,原來小林最近迷上了搖滾樂,而且時時刻刻都在聽隨身聽,有時一夜一夜地聽。後來班主任做了細致調查,類似小林這種情況的同學還不少呢!
我們經常見到晨練的人們戴著耳塞型耳機在聽廣播,在校園內也可見到學生邊走或邊騎車戴著耳機在聽音樂。在公共汽車上見到年輕人聽著搖滾樂聲音很大,甚至連鄰座都能聽到聲音。這樣長期地使用耳塞型耳機能導致噪聲性聽力下降。微型錄放機、收音機、電視機的耳機輸出的音量一般在85分貝左右,高頻率立體聲耳機的最大音量可達130分貝,相當於一架高速噴氣式客機在起飛時,站在距離30多米遠的地方所能聽到的聲音。這樣的音量對聽覺神經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嚴重的會出現神經衰弱症。
戴耳機後,外耳道被緊緊扣住,高音量直接集中到很薄的耳膜上。毫無緩衝,聽覺神經的緊張,會造成神經係統的緊張,聽久了會引起大腦皮層疲勞或過度興奮。研究表明,不同場所長期佩戴耳機不間斷地娛樂或學習,聽的時間越長,聽覺疲勞越明顯;音量放得越大,對內耳聽覺神經係統造成的損傷越大。特別是配有各種打擊樂的搖滾音樂和夾雜各種槍炮及爆炸聲的脈衝聲音幾乎可以等同於工業生產中的噪聲,更容易引起聽力下降,出現耳鳴,甚至耳聾。
噪音更可使人感到頭昏腦脹,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和反應的敏感度下降,記憶力減退。有的還會出現煩躁不安、缺乏耐心等異常心理和情緒反應。
戴耳機聽音樂或騎車或駕駛車輛,由於注意力集中在聽音樂上,再加上耳道被堵住,影響對環境的判斷,易發生交通事故。
●戴耳機的健康法則
在選擇耳機的時候,要挑品質好的,劣質耳機過濾聲音的能力差,會發出過於尖銳的高音,很容易在瞬間使聽力過度疲勞。如果聽了10~15分鍾左右,耳朵有脹痛感,頭暈暈的,伴有輕微惡心,這樣的耳機千萬不要用。
從健康和安全方麵著想,上班的路上最好不要戴著耳機。
要想聽音樂或練習外語時,最好在環境安靜的地方,且音量要適當,收聽的時間應控製在每天1小時以內。用耳機聽音樂時不要將低音開得過低,因為過於厚重而缺乏細節的低音很容易使耳朵酸痛,頭部有滿脹感,慢慢就會降低聽力水平。
別在睡覺的時候聽,否則耳塞夾在枕頭和耳朵之間,會對耳膜造成傷害;如果聽著聽著睡著了,耳朵處於休眠狀態時,所受的損害會更加明顯。如有耳鳴或聽力下降的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耳機,並及時請醫生檢查。
相關鏈接
什麼是耳塞機綜合征
由於過度地使用耳塞,出現了聽力障礙,這就是所謂的“耳塞機綜合征”。內耳的耳蝸聽覺神經末梢的細胞核聽覺纖毛在長期的高音刺激下,可發生萎縮和減少,使聽覺不知不覺發生減退。由此還可影響大腦皮質和植物神經中樞,從而引起神經、心血管、消化等係統的功能紊亂,出現耳鳴、耳痛、頭暈、惡心、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健忘、思維能力減退、煩躁易怒等症狀。
TIPS
●溫馨小貼士●
在公交車或大街上這些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機聽音樂。因為為了蓋過外界的噪音,人們常會不知不覺地加大耳機音量,結果對耳朵的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