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暴力拆遷(1 / 2)

留下銀行卡和紙條,我便飄然而去,迎上了門口等待著我的小黑貓。

“咦?這附近的陰氣變濃了。”我剛一出來就感覺空氣中有些陰寒,下意識便四處張望了一下,嘟囔道:“也難怪,前麵就是處葬墳地,這座村子陰氣不濃才見鬼了呢。”

“事辦完了?”

“恩,咱們去幽冥界吧。”我點點頭,好奇的問道:“幽冥界該怎麼去?難道是城裏有和幽冥界連接的入口嗎?”

小黑貓點點頭:“當然了,而且不光是這座城,幾乎整個中國的每座大城市裏都有幽冥界的入口。”

“那外國呢?外國難道不存在幽冥界和地府?”我注意到小黑貓口中的詞彙,想到了這個問題,陰曹地府十殿閻羅之類的東西,都是中國的傳說故事,外國貌似並沒有十八層地獄這個概念吧?

“幽冥界雖然是另一個空間,但是入口的坐標也是有局限性的,隻能覆蓋中國。”小黑貓輕輕咳嗽一下,又道:“至於外國,它們有它們的地獄,我聽那些老家夥說,外國的靈異世界和咱們東方大陸的區別很大。”

“哦,原來如此。”

我思索一陣兒,原來不光國內外文化上有差異,就連靈異的世界也截然不同,好比說,中國有天庭與地府,歐美那邊是天堂與地獄,古希臘則是奧林匹斯山與冥界……

感覺靈異世界裏的勢力分布,與現實世界中的別無二致嘛,看似天庭地府很高大上,但實際也隻是整個世界中的一小片勢力,中國的地府,也隻能掌管中國境內的靈魂罷了。

雖然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我一個小小的鬼魂有什麼資格談論陰曹地府的事呢?這些離我都太遠了,我現在還是應該盡早去幽冥界才對,先見識見識小黑貓口中的鬼魂世界,究竟是怎樣一番風貌。

“說起來,幽冥界的入口在哪?”

小黑貓抬起小爪子,指向東方:“在這座城的中央,鍾樓之下。”

“鍾樓廣場?”我詫異道,要說這座城市最繁華熱鬧的地方,無疑就是城中心的古城牆內圍了,而鍾樓無疑是這座城中城的最中央,每天接待的遊客數以萬計,不光怎麼想,也沒人會把鍾樓跟鬼魂之都的幽冥界聯係到一起。

畢竟鍾樓附近人那麼多,很容易互相產生影響,在我看來,幽冥界這種入口理應設在人少偏遠的郊區才對。

小黑貓解釋道:“幽冥界的入口不單純是一扇門,更是支撐整片空間的支點,我聽那些老家夥們說,鍾樓下的幽冥界通道,是在唐朝初期擴建幽冥界時增設的,原本的幽冥界入口隻有泰山一個。”

光聽小黑貓解釋,我也聽不太懂,我掏出隨身攜的《入門靈道》,翻開頁碼尋找有關幽冥界的資料,頓時就看到了一大堆目錄,從幽冥界的傳說,到幽冥界由誰掌權,以及幽冥界與地府的關係……

密密麻麻的字浮現在書頁上,我一時半會也看不完,隻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幽冥界的基本資料。

幽冥界是由十殿閻羅掌管十方界,在地府與現界之間開辟出的另一方小世界,古有傳言,人死後化成魂魄,大多數被陰差押去地府輪回投胎,但還有一部分魂魄卻化作了鬼魂,這些鬼魂即便是被抓回地府,也不能即刻投胎,所以便流放到了幽冥界,等鬼魂的怨念執念消散後,才可重歸輪回。

久而久之,幽冥界就不單單隻是流放場所,逐漸成為了鬼魂的聚集地。

而作為最初幽冥界通道的泰山,則有更大的來曆,在中國古代的泰山主人生死觀念,如《後漢書烏桓傳》中所言:‘如中國人死者,魂神歸岱山也’,又如《許曼傳》之言:‘自去少嚐篤病,三年不愈,乃指泰山青冥。’

在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原後,其地獄的觀念就直接借用於泰山主生死觀念,有的僧人在翻譯經文時,就幹脆把“地獄”譯為“泰山”,在古人眼中,泰山就代表著地獄冥府之所在。

說起來也是有趣,現如今泰山都成了旅遊景區了,隻怕放眼望去,滿山頭站的都是人,要是地府真設在那裏,豈不是從早到晚都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