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序篇4 現代健康四大基石(1 / 1)

序篇4 現代健康四大基石

健康不是一座空城,而是多種積極因素共同作用下盛開的一朵溫暖的小花。一般來說,它總共包括四個環節。

健康第一大基石——樂觀的心態

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成立初就提出,生理、心理、社會人際適應的完滿狀態才是健康,首先要心理健康,生理才能健康,誰掌握了心理平衡誰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就掌握了自己生命的主動權。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美國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他們給高血壓患者用裝滿了澱粉的膠囊,卻告訴他們服用的是降壓藥,結果發現,許多病人的血壓在下次檢測時都恢複了正常。大量研究都已證明,心理健康的人抵抗能力強,少得病,即使生病也會很快痊愈。

健康第二大基石——充足的休息

休息有助於鬆弛神經與恢複體力,對於達到理想的健康非常重要。試著想象一間工廠日間的景象,到處擁擠熱鬧,忙忙碌碌,到處又髒又亂,原料需要補充,機器需要保養。當晚上工人停工後,一切安靜下來,廠房會被打掃得幹幹淨淨,原料新進了,機器也得到維護,為第二天的生產做好準備。要達到理想的健康也是同樣的道理,白天你的身體整日忙碌,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後,你會變得疲憊勞累,需要恢複精力以應付第二天的生活。睡覺的時候身體會進行自我調節,使你可以精力充沛地迎接新的一天。有規律的睡眠及鬆弛習慣有助於調節身體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廢物的排泄。同時,由於保證了營養和血液的供應,睡眠也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

健康第三大基石——適量運動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可見運動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如今,“全民健身”活動已在全國逐步展開,健康熱潮以各種形式席卷了神州大地。此時,科學運動的問題也同時擺在我們麵前。實踐證明,運動要適度,過度運動不僅對健康無益,而且還會給機體帶來傷病甚至死亡(如運動性猝死)。因年齡、性別、遺傳以及運動基礎等一係列因素的差異,每個人具有不同的運動能力,因此,專家建議,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適量運動,培養科學的運動習慣。運動最好的方式是八個字:“快走、慢跑、爬樓、騎車。”運動要掌握“三、五、七”的要訣:“三”是指每次步行3公裏,時間超過30分鍾;“五”是指一個星期最少運動5次;“七”是指運動時“年齡+心跳”之和不要超過170。

健康第四大基石——均衡的營養

均衡的營養占個人生活方式的70%,均衡的營養是實現理想健康的基本前提和保證。營養是生命源泉,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營養。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40多種,按其化學性質或生物作用可分為五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也可分為宏量營養素、微量營養素和其他食物成分。宏量營養素是指人體需要量較大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微量營養素是指人體需要量較小的營養素,包括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他食物成分包括膳食纖維、水等。人體所需營養素主要通過食物來獲得,科學的膳食、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對於均衡營養的獲得均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關於健康的基石,我們接下來會一一詳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