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第二章3 養肝護肝總領健康全局
肝為人體的“將軍之官”,清代醫學家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說:醫者善於調肝,乃善治百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肝對人體健康具有總領全局的重要意義。
《黃帝內經》中記載,肝的生理機能有主疏泄,肝藏血。
肝主疏泄在於保持全身氣機的流暢,調節人體精、氣、神、血、水的正常運轉,肝的疏泄功能是人體髒腑功能活動的基本形式的概括。肝失疏泄致百病,而善於調肝,使肝之疏泄如常,亦能治百病。
肝藏血是說肝髒有貯藏、調節全身血量的作用。當人體活動的時候,機體的血流量增加,肝髒就排出貯藏的血液,以供機體活動的需要;當人體在休息和睡眠時,機體需要血液量減少,多餘的血液則貯藏於肝髒。故《黃帝內經》有“人臥血歸肝”之說。
如今,肝病被稱為“中國第一病”,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毒素的包圍之中,而肝是人體中最大的排毒器官,它肩負著排除血液毒素,幫我們管理營養的重擔。為了遠離肝病,保護肝髒,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過量飲酒
酒精主要含有乙醇,有刺激、傷害肝細胞的毒性作用,可使人的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一次大量飲酒,可以損傷飲酒者大量的肝細胞,引起轉氨酶急劇升高;如果長期飲酒,還可以導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每日飲白酒3兩以上,1年就可發生酒精性脂肪肝,連喝16年,就可演變為肝硬化。
2.飲食有節
不能暴飲暴食,並注意食物禁忌,如不能飲酒,忌吃雄雞、鯉魚、牛、羊、狗肉等發物;少食油膩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肥肉、豬油、辣椒、油炸上火等食物。做到不偏食,注意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葷為充,合理均衡的搭配飲食。
3.勞逸結合,切勿過勞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肝的重量逐漸減輕,肝細胞的數目逐漸減少,肝的儲備、再生、解毒能力下降,過度勞累或精神緊張,肝很容易受到損害。所以我們在工作、學習時不能過於勞累,不宜苦幹、加班加點和熬夜,性生活應適當節製,等等。
4.保持快樂的情緒
快樂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細胞。而怒氣不僅傷肝,也是古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動不動就想發脾氣的人,在中醫裏被歸類為“肝火上升”,意指肝管轄範圍的自律神經出了問題。在治療上,一般會用龍膽瀉肝湯來平肝熄火。透過發泄和轉移,也可使怒氣消除,保持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