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5章 7 手機,健康新殺手(1 / 1)

第十四篇第二章7 手機,健康新殺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普及程度也越來越廣泛。然而,手機在為人們的通訊帶來快捷和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尤其是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一些影響。

1.手機磁輻射形成汙染

眾所周知,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電磁輻射,這種電磁輻射是以光速傳播的,又可以通過傳輸通道間的交互作用形成汙染,幹擾人類的正常活動。因而,世界各國對日益嚴重的手機電磁汙染格外重視,紛紛製定相關法規治理手機電磁輻射環境。

2.導致神經性頭痛

手機電磁輻射會引起神經性頭痛、心悸胸悶、頭暈目眩、精神不佳等狀況。

3.導致長期失憶

美國華盛頓大學專門研究手提電話的專家曾用老鼠做過實驗,將100隻老鼠放進一個盛滿水的大水桶中,水中則放置一個救生浮台,然後訓練這些老鼠爬上救生浮台。為了讓爬浮台的知識長期留在老鼠的記憶中,他重複訓練這批老鼠6次。這位專家把其中50隻老鼠暴露於與手提電話類似的微波輻射中,結果發現另外50隻不曾暴露在微波輻射中的老鼠,仍能駕輕就熟地由水中爬上浮台;但受微波影響的老鼠,則差不多全部喪失記憶,不知如何爬上浮台。

4.損傷睾丸細胞

手機電磁輻射可以引起睾丸生殖細胞的損傷。手機的輻射是通過作用於線粒體,阻礙生精細胞的能量代謝而產生生殖毒性的。

5.導致女性喪失生殖能力

移動電話發射的輻射微波會破壞生物免疫係統以及基因細胞,由此帶來的後果是:女性容易產下畸形兒或演變成不孕症。

6.常用手機容易衰老

英國科學家還警告說:多用手機容易使人衰老,就好像常吸煙的人衰老得快一樣。據最新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手機的低度輻射會加速細胞的活動。而醫學界相信腫瘤、心髒病及老年癡呆症是由輻射引起的。英國生物科學院一項研究顯示,當細胞受到影響時,生物的防禦係統就會啟動,產生蛋白質黏附在細胞上,用以保護和修補細胞。而對於用量大的手機使用者來說,過多的蛋白質反而會黏結細胞,阻礙自然的修補程序。

7.長時間打手機增加腦瘤危險

瑞典一個研究機構的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手機會增加人腦部產生腫瘤的危險,這與此前公布的一些研究結果相左。報告說,在頭部哪一側接聽手機更多,哪一側長腦瘤的危險更大。這一研究項目的負責人謝爾·米爾德說,如果一個人在一生中使用手機達到2000小時以上,那麼他頭部經常接聽手機的一側產生惡性腫瘤的概率比常人高240%,而避免這一危害的方法就是使用耳機接聽手機。

8.常用手機可能會導致眼癌

德國一項研究首次發現,常用手機可能會導致眼癌,因為研究人員發現,常用手機的人患上眼癌的幾率比其他人高出3倍,這項研究結果尚待進一步證實。

那麼如何把這種危害降至最低呢?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注意一些細節了。

1.不要把手機掛在脖子或腰間。較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機放在隨身攜帶的包中,並盡量放在包的外層,以確保良好的信號覆蓋。

2.撥電話時不要把手機緊貼耳朵,讓手機遠離頭部,間隔約五秒鍾後再通話。

3.手機信號弱時,不要把耳朵貼得太近。

4.不宜用手機長時間通話,可考慮改用固定電話或者使用耳機,如果不得不長時間用手機直接通話,也應每隔一兩分鍾輪換左右耳接聽。

5.私密電話“不要躲到牆角悄悄說”。建築物角落的信號覆蓋比較差,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機的輻射功率增大。

6.不要東晃西走,頻繁移動。一些人喜歡在打手機時不自覺地踱方步、頻繁走動,卻不知頻繁移動位置會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發射。

7.雷雨天不要打手機。當人被雷擊中時,皮膚的高絕緣性通常會產生一種屏蔽現象,使電流順皮膚流過而不會通過身體內部。但是當皮膚直接接觸液體或金屬等導電材料時,例如一部手機,就會打破這種屏蔽,導致內傷,而且可能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