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生在他的郊外別墅等我,這座華美的建築是他堆積各種資料的地方,我走進他的書屋的時候被裏麵的書本閃了下眼睛。不得不說曹雨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知識分子,這麼多書不能算是書屋了,從書架一路往上,重重疊疊的書累在一起,我身在書海中。
“我平時喜歡看書,除了各種曆史書古董書之外,這裏還有一些古代的奇聞軼事,可別見笑。”曹雨生把我帶到他的書桌前,讓我坐在他前邊的椅子上,指了指桌子上的幾本書,讓我先看看,他表情嚴肅,似乎是很重要的事情。
書桌上有三本書,第一本是曆史類的書籍,我翻開,曹雨生早就在書上標注好,我直接看他折過的關鍵字句,看清了大概意思,說的是明朝末年清軍入關後,明朝的宗室在江南地區建立了南明政權,皇帝朱由榔,後來被清軍覆滅,朱由檢被殺。南明將軍李金銳帶領南明的殘餘部隊向雲南逃去,他們利用地形與人心,打著明朝的旗號與清朝作戰,後來被困在現在的昆明城附近,將軍李金銳自刎殉國,他的部眾不願逃離,建造了一座青石城為將軍殉葬。
“當時李金銳被清軍追殺,現在考古界還有一個說法。”曹雨生點燃一根雪茄,吸進一口煙霧,坐在椅子上無悲無喜地說:“是一個能讓後世人都瘋狂的秘密。”
我好奇地問:“什麼說法?”又覺得這畢竟是一個秘密,自己直接問是不是有些過了。曹雨生卻隻是笑了笑,把雪茄上的煙灰抖落在煙灰缸,沉默了一會兒,他說:“南明的國庫被李金銳帶走,他想以此來複興明朝,。而清朝的皇帝入關後,最需要的便是錢財,新統治者上台後,一般會采取恢複被戰亂破壞的經濟,會重新鑄造城池,甚至要重新逐漸皇宮,那一點不需要錢財,明朝後期的皇帝暴虐無度,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富可敵國。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雖然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可惜生不逢時,無法力挽狂瀾。崇禎的各項改革最需要的是錢財,他用空了國庫,但少有人知的是那時候明朝的錢財已經不在國庫了,清軍入關後,單是在一個一品大臣的家中就搜出了九百萬兩白銀,更何況是一些皇家子弟的私藏。明朝那時已經腐爛到了骨子裏啊!”
我不解曹雨生為何給我說這些曆史,曹雨生斜靠在躺椅上,從身後看了眼別墅在綠色的草地,這時太陽高懸,正是一日中最熱的時候,曹雨生的別墅設計巧妙,沒有現代的製冷的裝置,卻是用了自然的辦法,使房間中冬暖夏涼。屋內蔭涼,窗外有微風拂進,帶來了一絲地涼爽,曹雨生說:“南明的財產就是李由榔一人積累的財富。李金銳想要靠那些財產重建明朝,清朝自然不允許他的國土內存在其他政權,而且他們也真的需要那筆財產,所以清軍派遣了最精英的八旗軍,圍剿李金銳。”
“李金銳被殺後,清朝奪走了他用來複興明朝財產?”我問。我雖然曆史不好,但也不記得清朝是被明朝覆滅了,最多知道紅花會反清複明的故事。明顯複興明朝失敗了。
“不是,這就是我後邊給你說的了。你看一看那本暗黃色的書,是複印本,在清朝故宮博物館裏放著的一本古冊,記載了當時發生的事。”曹雨生說。
我翻開靠書桌右角的書,翻來看是一本文言文,曹雨生在關鍵地方用筆做了勾畫,有一句是:
是日,陰風怒號,驚雷陣陣,忽見北方飛沙走石,遮天蔽日,地動山搖,大地沉陷,末日景象。有巫師卜誓,是由將軍召英靈,天地異象,知者乎?鐵騎不敢南下,紛紛揚鼓。
我問曹雨生:“說的是什麼意思?我高中語文成績不好,文言文不太看得懂。”
曹雨生說:“清朝沒有得到南明的那筆財產,就是這裏了,說的是清軍包圍李金銳後,發生了天地異象,清軍以為是明朝的亡靈組成的軍隊來了,就撤軍了。就是說李金銳的殘餘部眾沒有被清軍殺盡,李金銳掌管的南明財產也沒被清朝得去。”
“他們躲過了一劫?那是什麼景象?真有亡靈軍?”
“如果有亡靈軍相助,估計李金銳就不會在絕路下自殺殉國了,應該是一場天災,土地沉陷,可能是地震,不過我也有些疑問,根據古書記載,李金銳的部下為他建造的城市沉入了地底,如果是地震的話,應該是那座城池塌陷才對。”曹雨生站起來,走到一旁泡了兩杯咖啡,把一杯放在我的麵前,他端起另外一杯喝起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座城池沉陷了,成為了李金銳的陵墓,清朝的人不敢去挖掘,因為古代人比較封建迷信,怕鬼神報應,皇帝都怕,久而久之李金銳的陵墓就不為人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