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溫補肝腎,補益脾胃。適用於因肝腎陽虛引發腰膝無力、早泄、陽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體倦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早、晚飲用。
磁石酒
【配方】白石英、磁石各18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將白石英洗淨、打碎;磁石洗淨後放入幹鍋,置火上燒至滾熱,然後用冷醋潑於其上,如此反複5次後打碎備用;把準備好的白英石和磁石碎末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和白酒一起放入幹淨瓷壇,密封靜置於陰涼避光處,每天搖勻1次,10天後開封,過濾、去渣,澄出的幹淨酒液裝入幹淨窄口玻璃瓶,封口備用即可。
【功效】補腎,祛風,通竅。適用於因腎虛引發的早泄、陽痿、滑精、耳鳴、風濕肢節疼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不拘時飲用30~50毫升。
鹿茸蟲草酒
【配方】鹿茸20克,冬蟲夏草90克,高粱釀造酒1500毫升。
【製作】將鹿茸、冬蟲夏草洗淨,用清水浸泡至變軟後切成薄片,和白酒一起放入幹淨瓷壇,密封靜置於陰涼避光處,每天搖勻1次,10天後開封,過濾、去渣,澄出的幹淨酒液裝入幹淨窄口玻璃瓶,封口備用即可。
【功效】補腎壯陽。適用於因腎陽虛衰、精血虧損所致的腰膝酸軟無力、周身發冷等症,對男子早泄、陽痿、不育等症療效尤佳。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早、晚飲用。
痛經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周期性腹痛,痛引腰骶的月經病。痛經嚴重者,會伴有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現代醫學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患者的生殖器官一般無明顯病變,也叫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
中醫學認為導致女性痛經的原因是氣滯血瘀、寒凝胞中、濕熱下注、氣血虛弱和肝腎虧虛,治療上應以理氣活血、溫中散寒、清熱利濕、補益氣血和補肝養腎為原則。
川芎烏龍茶
【配方】川芎、白芷各6克,烏龍茶3克,甘草1克。
【製作】川芎、白芷、甘草洗淨、晾幹後碾成粗粉,裝入細紗布小袋或專用紙質茶包,和烏龍茶一起放入茶杯,加3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5~10分鍾後揭蓋飲用即可。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適用於因氣滯血瘀引發的痛經、經少、月經不調等症。
【服用】口服。經期前1周至經期,每日1劑,代茶飲用。
益母糖茶
【配方】益母草60克,紅糖50克,紅茶10克。
【製作】將益母草洗淨放入砂鍋,加300毫升清水,置火上大火煮沸,然後轉文火再煎煮12分鍾,離火澄出茶汁後趁熱衝泡紅茶,加入紅糖調勻即可飲用。
【功效】活血通經,行血祛瘀。適用於因瘀血引發的經少、痛經、月經不調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益母延胡索茶
【配方】益母草5克,延胡索、花茶各3克。
【製作】延胡索洗淨、晾幹後碾為粗末,然後和洗淨的益母草、花茶一起放入茶杯,加入3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5分鍾左右即可飲用。
【功效】活血,理氣,止痛。適用於女性因血瘀所致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當歸茶
【配方】當歸10克,紅茶6克。
【製作】當歸洗淨、晾幹後搗成碎塊,和紅茶一起放入保溫杯用3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後,揭蓋飲用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適用於因血虛引發的麵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症。
【服用】口服。經期前1周至經期,每日1劑,代茶飲用。
艾葉糖茶
【配方】艾葉20克,紅茶8克,紅糖15克。
【製作】艾葉洗淨和紅茶一起放入茶杯,用2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5分鍾後,揭蓋加入紅糖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溫經脈,祛寒濕。適用於寒濕凝滯所致痛經、下腹冷痛或絞痛,得熱痛減,經血色暗,夾有血塊,月經不暢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頻飲。
益母草茶
【配方】益母草10克,花茶3克。
【製作】益母草洗淨,和花茶一起放入茶杯中,加300毫升沸水衝泡後加蓋略悶片刻即可飲用。
【功效】活血祛瘀,利水調經。適用於因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崩中漏下、產後血暈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牛澤茶
【配方】牛膝5克,澤蘭、花茶3克。
【製作】所有藥材洗淨、晾幹後一起碾成粗末,與花茶一起放入茶杯加3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5~10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化瘀通痹,利水消腫。適用於因瘀血阻滯引發的腰膝痛和女性閉經、痛經、輸卵管積水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頻飲。
赤芍茶
【配方】赤芍10克,花茶3克。
【製作】把赤芍洗淨、晾幹後碾成粗末,與花茶一起放入茶杯加25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5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祛瘀止痛,解痙鎮痛,鎮靜解熱,涼血消腫。適用於因氣血瘀滯引發的頭昏目赤、牙齦腫痛、血痢、腹痛、及女性痛經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