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調經茶
【配方】幹玫瑰花、幹月季花各9克(如用鮮品,重量加倍),紅茶3克。
【製作】將兩種花洗淨,和紅茶一起放入保溫杯,用3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後,即可揭蓋飲用。
【功效】活血調經、理氣止痛。適用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量少,或夾有血塊,經色暗,腹脹痛,月經通暢後痛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不拘時溫服。
丹芍茶
【配方】丹參5克,白芍藥、白芷、花茶各3克。
【製作】將丹參、白芍藥、白芷洗淨放進砂鍋,加清水300毫升置火上煎煮至沸騰後轉小火再煎5分鍾離火,澄出藥汁趁熱衝泡花茶飲用即可。無煎煮條件時,丹參、白芍藥、白芷一起洗淨、晾幹後碾為粗末,和花茶一起用沸水衝泡,加蓋悶5分鍾後飲用亦可。
【功效】活血,消腫,止痛。適用於女性痛經、月經結塊和乳房腫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頻飲。
薑棗紅糖茶
【配方】幹薑、幹紅棗肉、紅糖各30克,紅茶10克。
【製作】幹薑、幹紅棗肉洗淨後放入砂鍋,加400毫升清水,置火上大火燒開,轉小火再煎煮15分鍾後,離火澄出茶汁,趁熱放入紅茶浸泡5分鍾,然後加入紅糖攪勻即可飲用。
【功效】溫中益氣,散寒止痛。適用於因氣血虧虛、寒濕凝滯引發的痛經、月經量少、色暗有塊,或色淡清稀、腹涼喜暖、形體肥胖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溫服。
丹參茶
【配方】丹參5克,花茶3克。
【製作】丹參洗淨後放入砂鍋加400毫升水煎煮,沸騰後轉小火再煎5~10分鍾離火,澄出藥汁趁熱衝泡花茶飲用即可。如無煎煮條件,也可將丹參洗淨、晾幹碾為粗末,和花茶一起放入茶杯用沸水衝泡飲用。
【功效】活血祛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適用於因氣血不暢引發的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丹母茶
【配方】丹參5克,花茶3克,益母草、香附各2克。
【製作】將丹參、香附洗淨、晾幹後碾為粗末,益母草洗淨,然後把所有處理好的藥材與花茶一起放進茶杯,加3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3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活血調經。適用於女性因血瘀引發的痛經、經血澀少、閉經腹痛、經血有暗紅血塊和產後瘀血腹痛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2劑,趁熱代茶飲用。
桂枝楂糖茶
【配方】幹山楂15克,紅糖30克,紅茶10克,桂枝5克。
【製作】桂枝、幹山楂洗淨,和500毫升清水一起放入砂鍋,置火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煮至水量減少一半離火,趁熱放入紅茶浸泡5分鍾,然後加入紅糖攪勻即可飲用。
【功效】溫經通脈,化瘀止痛。適用於因寒凝血瘀引發的經期感寒、腹部畏寒、經期腹痛、月經不暢、色暗有塊等症。
【服用】口服。經期每日1劑,代茶溫服。
芎歸茶
【配方】川芎5克,當歸、荊芥、花茶各2克。
【製作】將當歸、川芎洗淨放入砂鍋,加400毫升清水置火上煎煮,沸騰後轉小火再煎煮5~8分鍾離火,澄出藥汁衝泡荊芥和花茶,加蓋悶5分鍾左右即可。如無煎煮條件,也可將當歸、川芎洗淨、晾幹後碾為粗末,然後和荊芥、花茶一起用沸水衝泡飲用。
【功效】活血養血。適用於女性痛經、血暈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趁熱頻飲。
山楂葵籽茶
【配方】幹山楂500克,葵花籽仁50克,紅茶15克,紅糖100克。
【製作】幹山楂、葵花籽仁洗淨,和500毫升清水一起放入砂鍋,置火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煮至水量減少一半離火,趁熱放入紅茶浸泡5分鍾,然後加入紅糖攪勻即可飲用。
【功效】溫經通脈,化瘀止痛。適用於因寒凝血瘀引發的經期畏寒、腹部冷痛、月經不暢、色暗有塊等症。
【服用】口服。經前2~3日,每日1劑,分2次溫熱飲下。
薑棗花椒茶
【配方】花椒100克,幹紅棗肉30克,生薑25克,紅茶10克。
【製作】將生薑洗淨、去皮、切片,與幹紅棗肉、花椒及500毫升清水一起放入砂鍋中,置火上大火燒開後,轉文火繼續煎煮至鍋內液體剩下一半時離火,趁熱去渣,澄出幹淨茶汁趁熱衝泡紅茶飲用即可。
【功效】溫中止痛。適用於因寒邪侵體導致的痛經、小腹墜脹冷痛、經行不暢、結塊色暗等症。
【服用】口服。經行期間,每日1劑,代茶溫飲。
益母花茶
【配方】益母草、花茶各5克,紅花3克,川芎、當歸各2克。
【製作】益母草、紅花、川芎、當歸洗淨後一起放入砂鍋,加400毫升清水置火上煮沸,轉小火再煎煮5~10分鍾離火,澄出藥汁趁熱衝泡花茶飲用即可。
【功效】活血,調經,止痛。適用於因寒凝血瘀所致腹痛、四肢冷痛及女性痛經、月經不調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益母芪茶
【配方】益母草、黃芪各5克,當歸、香附、花茶各3克。
【製作】益母草、黃芪、當歸、香附洗淨後一起放入砂鍋,加350毫升清水置火上煮沸,轉小火再煎煮10~15分鍾離火,澄出藥汁趁熱衝泡花茶飲用即可。
【功效】益氣,養血,通經。適用於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桃歸茶
【配方】桃仁5克,當歸、紅花、牛膝、花茶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