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活血,化瘀,止痛。適用於因血瘀所致經行腹痛,月經不暢,結塊、色暗或色淡,月經不調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早、晚溫飲。
【注意】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及肝病患者忌飲此酒。
地血香酒
【配方】地血香根、歪葉子蘭、胡椒粒各15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將地血香根、歪葉子蘭一起洗淨、晾幹後剪碎成拇指甲大小的碎片;胡椒粒洗淨破成2~3瓣;然後將製作好的三味藥全部裝入細紗布袋紮緊口,放入幹淨的敞口瓷壇中,倒入白酒,密封靜置於陰涼避光處,每天搖勻1次,20天月後開封,過濾、去渣,澄出的幹淨酒液裝入幹淨窄口玻璃瓶,封口備用即可。
【功效】行氣活血,祛風止痛。適用於因氣滯血瘀引發的月經不調、月經不暢、經行腹痛、結塊、色暗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次,每次20毫升,睡前溫飲。
紅花酒
【配方】紅花10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紅花洗淨放入幹淨玻璃瓶中,然後倒入白酒,密封靜置於陰涼避光處,每天搖勻1次,10天月後開封,過濾、去渣,澄出的幹淨酒液,重新裝入幹淨窄口玻璃瓶,封口備用即可。
【功效】溫通經脈,活血祛瘀。適用於因衝脈虛寒、血瘀脈內引發的經行腹痛、月經不暢、月經不調、結塊、色暗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0毫升,早、晚溫飲。
丹參祛痛酒
【配方】丹參、元胡各30克,川牛膝、紅花、鬱金各15克,酒700毫升。
【製作】紅花外所有藥材一起洗淨、晾幹後搗成碎塊,然後和紅花一起裝入細紗布袋紮緊口,放入幹淨的敞口瓷壇中,倒入白酒,密封靜置於陰涼避光處,第一周每天搖勻1次,第二周開始每周搖勻1次,2月後開封,過濾、去渣,澄出的幹淨酒液裝入幹淨窄口玻璃瓶,封口備用即可。
【功效】理氣活血。適用於因氣滯血瘀引發的痛經,月經量少,或夾有血塊,經色暗,腹脹痛,月經通暢後痛減等症。
【服用】口服。月經前3天開始服,每日3次,每次服15~20毫升,餐間溫服。
睡美人安眠茶
【配方】羊心1個,幹玫瑰花苞9克,紅花6克,食鹽適量。
【製作】將羊心洗淨、切片,放入小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放入玫瑰花、紅花同煮,煮約15分鍾,以湯汁濃縮為度。離火後,趁熱澄出濃縮的湯汁,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飲用。剩餘羊心,可晾涼後改刀成小塊,用竹簽穿成串,在炭火上烤至熟透,撒上少許鹽調味食用,可收輔助治療之效。
【功效】養心,理氣,安神。適用於因季節改變而引起的失眠、抑鬱、心悸、胸悶不舒等症狀。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失眠
失眠,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的睡眠,失眠的情況有很多種,或是不易入睡,或是寐而易醒,醒後不能再度入睡,甚或徹夜不眠。失眠常伴有頭暈、頭痛、心悸、健忘等症。
失眠屬於中醫學“不寐”的範疇。中醫學認為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氣鬱化火,擾動心脾;胃中不和,痰熱內擾;陰虛火膽,心腎不交;思慮勞倦,內傷心脾;心膽氣虛等,均可影響心神而至不寐。臨床治療上多以虛實分證,虛證以滋陰、養心、健脾、安神為主,實證以疏肝、瀉熱、化痰為主。
和胃安神茶
【配方】茯神、焦棗仁、甘草、普洱茶各3克,炒穀芽2克,陳皮、殼砂各1克。
【製作】所有材料一起洗淨、晾幹後搗成粗粉,用小紗布袋或茶包用紙袋裝好後放入保溫杯,加35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3分鍾後即可揭蓋飲用。隨喝隨添水,直至色淺味淡為止。
【功效】養心安神,健脾開胃。適用於因脾胃不和、心氣虛損引發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食少納呆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合歡花綠茶
【配方】合歡花15克,幹紅棗肉6克,綠茶3克。
【製作】將合歡花、幹紅棗肉洗淨,放入砂鍋加350毫升清水,置火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繼續煎煮15分鍾,離火澄出藥汁後,趁熱衝泡綠茶飲用即可。
【功效】安神和胃,理氣舒鬱。適用於因肝氣不舒、脾胃不和引發的失眠、心煩氣躁、恍惚健忘、胸悶等症狀。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燈心竹葉茶
【配方】鮮竹葉30克,綠茶6克,燈芯草5克。
【製作】將燈芯草和鮮竹葉一起洗淨後剪成碎塊,放入砂鍋加300毫升清水,置火上大火燒開,轉小火後再煎煮5分鍾,離火澄出藥汁趁熱衝泡綠茶飲用即可。
【功效】清心降火,清熱止渴除煩。適用於因虛火擾心引發的失眠、心煩、煩躁不安、咽幹咽痛、口舌生瘡等症。
【服用】口服。每日1劑,代茶飲用。
蓮子心綠茶
【配方】蓮子心3克,綠茶1克,冰糖或蜂蜜適量。
【製作】蓮子心洗淨,和綠茶一起放入茶杯,用200毫升沸水衝泡,加蓋悶5分鍾後揭蓋,依據口味加入蜂蜜或冰糖攪勻即可飲用。
【功效】清心安神,瀉火生津。適用於因心火亢盛導致口舌生瘡、心煩口渴而致失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