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教務處辦公室。
喬以安麵前堆著各班送過來的整理後的調查數據,他一份一份仔細地看著,緊蹙的眉頭漸漸舒展,腦海裏開始浮現出之前的那封“舉報信”。
他記得舉報信裏好像也提到了“月月考”,當時隻聽歐陽說是為了挽留柳雲夕才寫的這封信,又一門心思想借機留住柳雲夕,根本沒把信裏的內容當回事。現在看來,挽留柳雲夕是真,反應出的問題也是真的。
罷考事件基本清楚怎麼回事了,學生集體抗議“月月考”,厭惡每一場考試後按成績排名次,更厭惡用成績來考核老師,給老師壓力,然後老師把壓力直接轉嫁到他們身上。
看來學校有些製度真得需要認真考慮重新調整。
喬以安不由得想到了袁勁竹校長。自從09年他離開江蘇,來到光華後,光華形勢一路見好,除了四年前因為收到舉報信辭掉了一個老師,幾年來光華老師很穩定,幾乎沒有流動。德育工作有聲有色,跑操和大課間已成光華兩大特色,多次被教育局大力倡導並推廣。可袁雅竹一來,就把大課間取消了,改成枯燥乏味的課間操。
在袁勁竹校長主持工作期間,教學工作也捷報頻傳,各級賽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屢屢奪魁,中考成績緊追英才、博文等實力名校,幾近比肩。可自從袁雅竹接任後,這樣的氣勢與氛圍也逐漸消逝暗淡……
突然,喬以安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問題:學生都有這麼大的怨言,那麼老師呢?
記得剛開學不久,柳雲夕就表現出很大的不適應,還生出離開的念頭。如果不是他與她接觸頻繁相戀情深,她的這種情緒他是不會察覺得到的。那麼光華還有沒有另一個柳雲夕或者更多的柳雲夕呢?
喬以安的表情凝重起來。
記得袁勁竹校長跟他講過,要想辦好學校,師資比生源更重要,激勵比責罰更重要,環境比形式更重要。所以他總有辦法讓優秀老師踏實安穩地留在光華;讓每一個老師都看得到前景,能預知自己的回報;他精簡一切會議和各類形式,給老師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不至於被工作俘虜,工作之餘也還有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
可是現在,全變了。變得喬以安自己都有些不適應了。
前一陣他還想,在老師薪酬問題上去找袁勁竹商量商量,想打破他之前的做法,幹脆像英才那些學校一樣,定下等級公開昭示,不怕拉大距離,就怕老師們看不到前景,失去動力。還沒來得及找他商量,隱約的危機已經顯露出來了。
喬以安知道,按袁雅竹的風格,年終是絕對不會給踏實能幹優秀的老師額外發紅包的。馬上到年底了,之前每年都拿到袁勁竹校長大紅包的一批老師,今年肯定是拿不到了,到時這些老師會不會另作打算,誰也無法預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們走出光華,進到更好的學校是很容易的事情,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又有什麼理由斥責人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