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302醫院 醫學博士 劉士敬
導 讀:
部分病人在肝炎治愈後,可能會留下一些症狀和體征,如眼鞏膜發黃、上腹痛、容易疲乏、食欲不振等。這些症狀嚴重地影響著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肝炎後遺症病人應積極采取措施,加以防治。肝炎後遺症主要有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症、肝炎後綜合征、肝炎後脂肪肝三種。
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症:有少數病人在肝炎治愈後,黃疸持續不退,化驗檢查除間接膽紅素輕度增高以外,其餘各項肝功能檢查都正常。這類病人適合用中草藥進行治療,以益氣、養血、活血為主,可用黃芪、當歸、赤芍各12克,丹皮、鬱金各10克,水煎服,每日服1劑。另外,病人還可服用一些中成藥治療,如熊膽膠囊、烏雞白鳳丸、河車大造丸等。
肝炎後綜合征:少數病人在肝炎治愈後,時常會感到惡心、上腹部不適、腹脹、腹瀉或肝區疼痛,並常伴有頭暈、頭痛、多汗、皮膚瘙癢、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等症狀。這類病人首先要解除思想顧慮,安排好作息時間,勞逸結合,而且應每隔1~2個月到醫院複查1次。中醫認為肝炎後綜合征屬於肝鬱脾虛證的範疇,治療該症應以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為主,可用柴胡12克,白術、茯苓、厚樸、枳殼、炒穀麥芽、懷山藥、沙參、麥冬各10克,水煎服,每日服1劑,效果明顯。
肝炎後脂肪肝:不少肝炎患者過分地強調休息和營養,導致易患脂肪肝。脂肪肝同樣可引起轉氨酶的升高,很容易誤診為肝炎未愈,而繼續加強休息和營養。這類病人常常有肝炎後體重增加的表現。治療脂肪肝的最佳策略是改善飲食結構和習慣,適當運動,合理用藥。對於脂肪肝伴有高血脂者可以使用複方降脂片、煙酸肌醇酯等降脂藥物進行治療,也可將焦山楂30克、草決明15克,澤瀉、大黃各10克用水煎,代茶飲,療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