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為有源頭活水來
上節課的stand-hard,同學們要study-hard呀。我當時隻是簡單翻譯了一下hard,其實一個詞,很多時候,蘊意深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需要同學們用心思考,追根溯源。
今天咱們就講一講這源頭之水(三點水)。中文裏麵,一個字有三點水旁,它會跟什麼有關係呢?“源”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還是那句話,理解了中文,就懂得了英文。
同學們,你們用“源”這個字組詞,會想到什麼詞呢?是不是“源頭”、“起源”、“源泉”“發源”“水源”?
再講英語之前,我先簡單提一下“六書”。
下邊一個學生小聲嘀咕道,“如老師說錯了,我看了許多書,上麵常說四書五經。”他同桌提醒他,要認真聽課。
同學們知道中文造字方法嗎?也就是字的最開始的根源是什麼樣子的呢?
同學們都搖頭,這其中也包括剛才“四書五經”的那名學生。
看同學們都不知道,如樂繼續講解道,“中文造字,無外乎六書及它們的組合。”
我不是你們的中文老師,也不會喧賓奪主。我就用到哪兒講那,這個“源”的造字法是六書之一“形聲”。
三點水表形,原表聲。但是,“原”在這兒裏也表了義。最開始、最初的“源”,也寫作“原”。“原”是個會意(六書之一)字,表示泉水從山崖湧出。這也許是古人對賴以生存的水的追根溯源之最終發現吧?
明白了中文“源”,再來看英文source(fountain-head-of-a-river)就簡單多了。
同學們還記得我給你們講過的《英語的起源origin》那章嗎?那個講的是古代人對於賴以生存的陽光源頭的追溯,今天咱們來講對水的源頭的追溯。
人往高處走(也行是尋找水的源頭吧),水往低處流。因此,我們找它的源頭,也要rise,是從下向上。這就用到一個前綴sub(下),還要直直(right)向上詞根reg。
把上麵兩種(或者多種)sense聯係到一起,就是surge,最後的e這次還是不解釋。
下麵又有同學小聲說,“如老師可能也是不會,解釋不了結尾的e吧?”
如樂突然(abrupt)的轉移話題,“剛才小聲說話的那位同學,下課後到我辦公室來,我單獨給你講e的用法。”
那名小聲說話的同學一驚,“如老師神人呀?!”
如樂在說了這句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話後,繼續說,“Surge表示水從下向上湧起,“源”是泉(fountain)湧。”
Fountain(泉)-head(頭)的水,向上rise(surge),就是水之源頭(source)。
還記得以前我說過還有那個英語詞可以表示泉嗎?想不起來的,就跟我讀首詩《春spring曉》。想睡個好覺的,就趕快把“泉”的英文單詞回憶出來!
最後,下課前總結一下。我們這節課學習了“源”的中英含義,它跟泉有關。記住源頭活水,這個山頂之“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