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聯合應用氨茶堿與腎上腺素在心肺複蘇中的臨床效果(1 / 2)

聯合應用氨茶堿與腎上腺素在心肺複蘇中的臨床效果

藥物與臨床

作者:孫遠新

[摘要] 目的 探討在心肺複蘇中快速同步聯用氨茶堿與腎上腺素的臨床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90例在我院急診科進行心肺複蘇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30例患者在心肺複蘇中快速同步聯用氨茶堿和腎上腺素搶救為聯合組。30例患者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素搶救為大劑量組。30例患者使用標準劑量腎上腺素搶救為標準劑量組。比較三組複蘇療效以及自主循環恢複的時間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結果。 結果 聯合組自主循環恢複率、24 h存活率、存活出院率均顯著高於常規組(P

[關鍵詞] 心肺複蘇;氨茶堿;腎上腺素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4-0068-03

技術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患者所采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心肺複蘇的目的是開放氣道、重建呼吸和循環。腎上腺素是由腎上腺髓質分泌的一種兒茶酚胺激素,腎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縮力加強、興奮性增高,傳導加速,心輸出量增多[1],是心肺複蘇中的常用藥物。氨茶堿是呼吸內科的常用藥物,具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氨茶堿還具有抑製腺苷α1受體的作用。在心髒驟停後,由於缺血缺氧,機體在短時間內可釋放大量的腺苷,抑製心跳的恢複。氨茶堿通過抑製腺苷α1受體的作用,能夠逆轉這種情況,有利於患者自主循環的恢複,從而提高心肺複蘇的成功率[2]。本文主要是探討在心髒複蘇中聯合使用腎上腺素和氨茶堿對心肺複蘇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進行急救的心搏驟停的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9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病例來自於我院急診室、病房、ICU、急救中心搶救室。所有病例均為心髒停搏患者。入選標準:①診斷明確,臨床資料完整;②年齡8~80歲;③排除外傷、孕婦、終末疾病導致的心髒驟停。在心肺複蘇中使用常規劑量的腎上腺素的患者為常規組,共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3.8±20.1)歲;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素的患者為大劑量組,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45.2±21.3)歲;聯合使用腎上腺素和氨茶堿的患者為聯合組,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44.9±19.7)歲。三組的心髒驟停原因及一般資料比較。三組具有可比性。

1.2 搶救方法

所有患者診斷明確後,均快速建立靜脈通道,持續心電監護和血壓監測。采用《國際CPR和心血管急救ECC2005指南》的CPR操作標準進行心肺複蘇。標準組靜脈注射腎上腺素1 mg,如果無效,則每隔3 min靜脈推注首次劑量。大劑量組首次靜脈推注腎上腺素的劑量為0.1 mg/kg,如果無效,每隔3 min重複推注首次的劑量。聯合組首次劑量為同步靜脈推注腎上腺素1 mg和氨茶堿7 mg/kg,如果效果不佳,每隔3 min重複一次首次計量。所有藥物均用生理鹽水稀釋後經肘靜脈通道快速推注。自主循環恢複,或者搶救時間超過60 min而自主循環仍沒有恢複者停止CPR。

1.3 判定標準[3]

自主循環恢複判定標準:用藥後,經CPR心肺複蘇規則自主心律恢複,並且血壓≥12.0/8.0 kPa,維持時間超過30 min,判定為自主循環恢複。24 h存活為自主循環恢複正常,用或者不用血管活性藥物,有或者無自主呼吸,存活時間≥24 h。存活出院標準:患者出院時有自主心律和自主呼吸,意識恢複到心髒停搏前的水平。采用格拉斯哥的昏迷評分評價患肢複蘇後的意識。另外比較三組患者自主循環恢複的時間、自主循環恢複後不同時間點平均動脈壓及心律的變化、三組患者腎上腺素的用量以及靜脈注射周期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三組間病因及原因分布比較采用行×列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三組自主循環恢複時間、24 h存活、存活出院比較

聯合組自主循環恢複率、24 h存活率、存活出院率均顯著高於常規組(P

2.2 三組自主循環恢複時間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比較

聯合組自主循環恢複時間短於常規組和大劑量組,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高於常規組(P均

2.3 三組自主循環恢複後不同時間點平均動脈壓和心率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