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臥床引起尿路感染患者細菌分布和耐藥性分析
檢驗與臨床
作者:汪瑞忠等
[摘要] 目的 調查因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 方法 收集長期臥床的患者的中段尿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如果陽性,則收集患者的糞便,分離相應的細菌並做藥敏試驗。把同一患者尿液和糞便中分離到的兩株相同細菌做脈衝電場凝膠電泳(PFGE)進行同源性分析。 結果 收集的123例患者中,大腸埃希菌為90對占73.2%,糞腸球菌為9對占7.3%,屎腸球菌為6對占4.9%,奇異變形杆菌6對占4.9%,肺炎克雷伯菌4對占3.3%。90對大腸埃希菌中有同源性的為63對占70%。 結論 院內長期臥床的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較高,且以自身清潔消毒不嚴、從肛門-尿道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建議加強自身的清潔和消毒隔離工作。
[關鍵詞] 長期臥床;尿路感染;同源性分析;脈衝電場凝膠電泳
[中圖分類號] R446.5;R69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4-0089-02
在醫院,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機會很多,除了自身的免疫功能及一些藥物引起的原因外,感染菌的來源應引起重視。除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染,以及通過醫生、護士的手等感染外,自身的感染特別是來自自身的糞便中的細菌引起的感染應引起重視。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間本院神經內科和ICU長期臥床不起行動不便且有尿路感染症狀的患者的中段尿做細菌培養,並做菌落計數。如果陽性就收集同一患者的糞便分離培養相同的細菌,以同一患者尿液和糞便分離到的相同細菌為一對共123對,同時做藥敏試驗。質控細菌ATCC25922,、ATCC29212、ATCC25923、ATCC35218來自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分離培養及藥敏試驗用的培養基均購自上海伊華公司;藥敏紙片為英國OXOID公司商品;GN、GP鑒定卡購自法國生物梅裏埃公司;PFGE相關試劑:限製性內切酶SmaⅠ為上海皓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品;低熔點瓊脂糖、高密度瓊脂糖(PFGE級)、溴乙啶等購於美國Bio-Rad公司;溶菌素為上海生工公司[1]。儀器 PE9600 PCR儀(ABI公司,美國),電泳槽、凝膠成像係統(美國Bio—Rad公司),35℃孵箱,高速離心機,搖床,加熱儀器,脈衝場凝膠電泳儀等。細菌鑒定儀Vitek2 Compact法國生物梅裏埃公司[2]。
1.2 方法
收集的細菌經Vitek2 Compact細菌鑒定儀鑒定。藥物敏感性試驗:按CLSI推薦的紙片擴散法進行,判斷標準按2009年版標準[3]。以同一患者的兩株細菌為一對用PFGE的方法做同源性分析[1]。結果判斷按美國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Tenover等[4]推薦的方法:圖譜完全相同為同型;彼此之間相差1個條帶為同一型的不同亞型;相差2~3個條帶為親緣關係密切;相差2~3個條帶為可能相關;條帶相差7個以上認為無親緣關係。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分析采用WHONET5.5版進行。
2 結果
2.1 細菌檢出率
中段尿陽性的123例病例中,大腸埃希菌為90對(73.2%),糞腸球菌為9對(7.3%),屎腸球菌為6對(4.9%),奇異變形杆菌6對(4.9%),肺炎克雷伯菌4對(3.3%),其他細菌8對(6.5%)。由於主要的檢出細菌是大腸埃希菌,其他細菌的比例較少,所以,本文著重討論大腸埃希菌。
2.2 大腸埃希菌對18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和敏感率
90對大腸埃希菌中53對為產ESBL細菌,37對為非產ESBL細菌,其耐藥性分析結果。
2.3 PFGE同源性分析
PFGE結果表明90對大腸埃希菌中有63對為同源,27對為非同源,有同源性的占70%。
3 討論
醫院內的感染一直被認為是患者在醫院中引起病原菌傳播的主要原因,主要通過醫生、護士的手等傳播而引起患者之間的感染。但除此之外,長期臥床的患者還有一種引起院內感染的可能是通過自身糞便所致。因為這類患者行動不便或臥床不起,在護理上稍有欠缺就會引起糞便汙染其他部位而感染,其中尿路感染是最典型的一種。
在引起尿路感染的123株細菌中,有90株為大腸埃希菌占尿路感染的73.2%,比報道的要高[5,6,7,9],可能與長期臥床行動不便而引起糞便汙染所致。而尿路感染中產ESBL酶的大腸埃希菌占58.9%(53/90)。而經過我們的統計,在糞便中產ESBL酶的大腸埃希菌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主要是這類患者所用廣譜抗生素的劑量較大、所用廣譜抗生素的時間較長,不但使患病部位的細菌產ESBL酶,而且使腸道中主要的細菌大腸埃希菌產生ESBL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