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調動員工千百倍能量?(1 / 1)

如何調動員工千百倍能量?

卷首語

作者:鄧德隆

每個企業的每個員工都需要有精神上的終極關懷。我認為,中國的企業家有責任、有能力為員工提供這種終極關懷。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社會,對於一個知識分子來說,這種終極關懷的價值比企業常見的股權激勵的能量還要大。如果你想把一個人的才華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光芒四射,隻有調動他信仰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可能通過金錢和物質刺激來解決。

別讓信仰成為烏托邦

現在很多企業家,他們給企業定的目標、使命和願景,很大程度是個人主觀上的願望,是個人的喜好。我認為這種方法走不通。你想實現的願望,未必在客觀上成立,你的競爭環境、競爭對手有可能讓你去實現願望嗎?一些企業家為了個人的主觀願望,自欺欺人,終其一生,最後隻是在追求烏托邦。定位理論恰恰相反,它考慮的是讓你、讓企業,在公眾和消費者心智中去發現一個真正存在的機會。這個定位的機會,是和顧客相連的,是一個群體對你、對企業的期待,而不是你個體的願望。

把天下和組織連接起來

管理學意義上的使命,就是把定位給形而上學化。舉一個例子,沃爾沃汽車的定位是“安全”。1997年黛安娜王妃坐奔馳車出了車禍,沃爾沃的領導者說,如果戴安娜王妃坐的是沃爾沃汽車,人類最美麗的玫瑰就不會凋謝,還會繼續開放的。企業一旦調動了這種力量,它的能力將會非常驚人。華為似乎調動了這種力量,它能在國際市場上和思科、西門子、愛立信這樣的巨頭硬碰硬,改變全球整個行業的生態。所以,在華為的工作不會隻是帶給員工養家糊口的感覺。

不能走邪路

要特別提醒一點,這種關懷和傳銷、邪|教有什麼不同?它們是強加的,或者是利用暴|力實現信息壟斷控製,目的是要員工下屬對他個人產生崇拜。人類的發展走到今天,已經走過了個人為整體而存在的時代,走向整體為個體而存在的時代,任何一個有本事的人都不甘為奴。

把定位上升為使命

每個企業都應該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要通過定位來獲取。有一些走在前列的企業做得很好,比方說加多寶。加多寶的定位是一款“防上火”的飲料,如果定位僅僅到這裏,可能會出現喬布斯去百事可樂挖約翰·斯卡利的局麵:“你是想在百事公司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要加入蘋果改變世界?”在加多寶,不也是一輩子賣糖水嗎?企業就必須把加多寶“防上火”的定位進行升華。

怎麼把這個定位轉變成一個偉大的使命呢?加多寶是這麼說的:我們這個組織存在的理由,是打造出一個屬於中國的可口可樂,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符號的品牌。加多寶如果能超越世界飲料第一品牌(可口可樂),那麼就為中國的經濟轉型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樣板,這就是加多寶這個公司的偉大使命。

定位就是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定義使命的工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橋梁,把企業內部和外部世界聯係起來。有了精準的定位,再上升為使命,企業的發展就如同星火燎原,勢不可擋。(來源:商業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