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怪照片(2 / 2)

但事實上,我能夠清晰地在照片上看到那些水母——至少有五隻。它們究竟有多大?<\/p>

如果用照片上監獄裏的建築物作為參照物,就能得出讓人驚駭的結論:這些水母中的每一隻,至少與一棟矮平房差不多大。<\/p>

我不由地問道:“我……我對海洋生物學沒什麼研究,這是什麼水母,會有這麼大個頭?”<\/p>

伊登“嗤”地笑了一聲:“誰告訴你這是水母的?”<\/p>

聽她這麼一說,我連忙仔細地再去看這張照片。傘蓋一樣的半圓形頭顱,下麵一根根觸手伸了出來。這些觸手相當之長,其中一隻最靠近岸邊的水母伸出的一條觸手已經伸到了岸上,穿過鐵絲網上的縫隙,伸入了監獄之內。靠近鐵絲網附近站這個小小的橙色的人影,這人背對著鐵絲網,似乎對接近自己的觸手渾然不覺。<\/p>

我搖搖頭:“這到底是什麼?”<\/p>

伊登搖搖頭,說道:“我也不知道。我認識的人裏麵,連同我在內,誰都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深海中有許多巨大的生物,鯨魚不必說了,還有巨型的烏賊、巨型的章魚,經常在海上行走的人,鯨魚必然是見過的。運氣好的話,深海烏賊、深海章魚也能碰上一兩次,但這種鬼東西,的確沒見過。”<\/p>

此時我的眼睛已經離不開這第三張照片,尤其是照片中那幾個水母狀的東西。我也終於發現了這些東西與水母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在它們巨大的、傘蓋一樣的頭部頂端,有一條縫,橫貫整個頭部。五個“水母”裏,四個身上的這條縫是合上的。隻有一個,也就是最接近岸邊,將觸須伸到岸上的那個,它頂上的這條縫裂開了一點,裏麵似乎是一隻眼睛。白色的眼白、深藍色的虹膜。<\/p>

但我不能完全確定,因為在照片上它們太小、太模糊了。<\/p>

不過,我總覺得這樣一種東西於我而言有些眼熟——圓形的頭顱頂端長著一隻巨眼,下麵是一條條長長的觸須。但我一時想不起來,究竟是在哪裏看到過。<\/p>

隻聽伊登說道:“龜仙人,我知道你心裏有很多疑問。但我其實也隻是給別人做事,我對整件事情的了解,也僅僅限於一個部分——我所經手的那一部分。而且我所經手的這一部分,在整個事情中,可能這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環節。不過我可以確定,你那些親人的確沒有死,他們都是裝死。他們現在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得到很好的照顧。這種很好的照顧能不能持續下去,就要看你配合不配合我了。要知道,很多事情連我也不能掌控。”<\/p>

我問道:“你先回答我,這三張照片哪兒來的?”<\/p>

伊登說:“我的老板給我的。我能告訴你的是,我的老板對你們家,包括你的關注已經很久了。”<\/p>

“你老板是誰?為什麼要關注我們家的人?這照片……照片上到底是什麼鬼地方?”<\/p>

“我老板是誰,你覺得我會告訴你嗎?照片上是什麼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我隻是從我老板那裏知道,這張照片上的地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是日本修建的一個用來關押盟軍戰俘的戰俘營,裏麵死了很多人,戰後挖出過很多盟軍戰俘的遺骸。後來被美軍改建、擴大成了一座秘密監獄。這座監獄比古巴的關塔那摩、伊拉克的阿布格萊布規模還要大,但媒體上沒有任何報道,你在網上無論哪個搜索引擎裏,都搜不到任何信息。”<\/p>

我看著第一張照片,注意到那塊銘牌上的“PHSFS”這幾個字母,於是我把照片扔到伊登麵前,指著這幾個字母問道:“這幾個字母你在網上查過嗎?”<\/p>

伊登笑道:“大叔你果然是個軍迷啊。不錯,PHSFS代表的是菲律賓的蘇比克灣,也曾經是美軍蘇比克海軍基地的民間簡稱。但問題是,美軍在1992年就撤離了蘇比克海軍基地,迄今沒有重返。而且,即便是1992年以前,也就是蘇比克被作為美軍西太平洋艦隊錨地期間,也沒有任何消息說基地裏存在如此大規模的一座監獄。這方麵你所看的雜誌和網上資料應該比我多吧?”<\/p>

我沉默了,伊登的確沒有說錯。這樣一座巨大的監獄在國內外媒體上都幾乎是隱形的,從來沒有任何相關的報道,可見其神秘。<\/p>

伊登繼續說道:“你也不必費心去琢磨了。現在這個話題即便在全球的新聞界裏,都已經成為沒人敢碰的話題。你們魔都的《信息時報》裏有一個記者,偶爾在南海進行采訪時知道了一些有關這座監獄的信息,她非常興奮,花了半年的時間寫了一篇獨家報道——《傳說亦或現實?探秘東方關塔那摩遺址》。結果,這篇東西在《信息時報》的主編手裏卡了三個月都沒能上版。這位女記者於是想聯絡其他報社,讓這篇報道發表。結果,她被我幹掉了。”<\/p>

我聽到這裏,心裏頭猛地一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