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用點橫豎撇捺提等基本元素組合成文字的國家,雖然經曆了千百年的演化和發展,但文字的基本元素並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
文字創立的初衷在於溝通和交流,但那時候隻有少數人才能掌握文字的閱讀與書寫,而絕大部分人因為社會及財力的等方麵的原因,對文字的認識一直處於蒙昧的狀態。因此在原始社會隻有祭祀、官吏會閱讀並書寫文字,而文字的所記錄的內容也多是以祭祀、記載當時的一些曆史大事為主。
隨著上層階級對文化的重視,文字才開始在民間流傳並普及開來,隻是那時的文字依舊處於一種雜亂無章的狀態,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才開始出現了統一的字體——篆字。至今很多刻字、治印的人都把篆字作為初學的基本課程,而很多書法愛好者也把寫篆字作為基本功進行習練。
篆字之後就有了隸書、草書、楷書、仿宋體等多種字體,但這些字體依舊離不開我剛才所說的那些基本元素,因此這些基本元素也就被賦予了相應的五行屬性。比如說豎屬木,橫屬土,點屬水,撇屬火,捺屬金;三點水屬水、四點底屬火,心屬火等等,正是有了這些屬性,漢字才開始變的更加豐富多彩起來。至今很多人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都會根據孩子八字的旺衰配以相應的名字,希望日後能夠平安富貴。
文字的第三個的特性在於其審美性——這是社會文化發展的一個標誌。人常說見字如見人,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的秉性如何,都可以從他寫的字上看出來。比如說《梅花易數》中記載雲:富貴人字多圓潤,貧賤人字多幹枯……因此一個人的寫的好看與否,都直接與未來的命運息息相關。
小學時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說某個人自小就喜歡書法,後來因為沒有考上大學就直接去了部隊。在部隊裏因為他的字寫的好看,就直接被派到宣傳部負責文案工作。有一天上級領導來視察工作,他就被派去負責會議記錄。當記錄完之後,上級領導看到他的會議記錄本上的字寫的非常工整好看,如同鉛字印上去一般。就當場提出將他調到自己身邊做文秘。後來他的官運越來越好,並多次被破格提拔。而能產生這一切變化的,就在於他寫的那手好字。
類似的故事後來又聽過一些,有些人是以字而聞名,有些人是文章而聞名,有些人則是兩者兼備。父輩們對文字的信仰也直接影響著我,每當看到有寫字寫的非常漂亮的人時,總有一種想去結識的欲望,但結識隻是開始,若是沒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光是結識也無用。所以我就決定練字。
當然我決定練字的還有另外兩方麵的原因。一是孟慶叔在看過我的字後,說我的字若是如此下去,生活必將貧瘠——這話我似乎相信,因為他算命算的很準的。另一個方麵是在於一場夢。
夢中我來到了一個書畫展的現場,裏麵人山人海,牆上、展板上掛滿了各派書畫名家的字畫。在現場中間坐著五位書畫界的泰鬥,而且我也從來沒有見到過。他們一方麵對民間收藏的字畫進行鑒定,另一方麵則是對現場書畫的人進行指導。於是我也找來文房四寶當場手書一首古詩,並將字交於泰鬥們指導。沒想到他們一看到字就很無奈的笑了笑,最後坐在最左邊的一位老者指著我寫的字說,你這字還真的拿不出手,看起前程必不能大富大貴了……
夢中所雲和孟慶叔所說的幾乎非常相似,於是我決定開始重新習字,雖不求大富大貴,但也不能貧瘠的一無所有吧。父親聽到我要練字的決心後,非常讚成,並拿出收藏的幾本鋼筆字帖放在我的麵前說,要練字任何時候都不晚,關鍵是在於堅持。這些字帖都是龐中華寫的,你好好看看,琢磨琢磨,先從楷書開始,然後再練其它的字體。
定定的坐了三天以後,我就開始變的浮躁起來,練字自然也沒能堅持下來。隻有偶爾沒事的時候才想起來拿筆在紙上隨意的畫畫,寫的時候自然也就不講求什麼章法啥的,想到啥寫啥,寫成啥樣是啥樣的。父親看後歎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日子很平淡的過去了,年也如往常一樣,過的越來越沒有意思。備年貨、走親戚等等,就連除夕夜的春節聯歡晚會看著都沒啥意思,還是這些人,還是老套的故事,沒有新意。於是當包完餃子之後,我們一家就早早的上床睡覺了。
年後日子過的如飛一樣,很快就到了快要返校的時間。在返校之前我給同學打了一個電話,先是谘詢了考試成績的事情,幸好我全部過了,雖然都是險過。另一方麵就是關於在外租房子的事情。那位同學是我的舍友,又是本地人,幫我找一所合適的房子應該不在話下。同學聽完我對房子的要求後,說沒有問題,等我返校後就帶我去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