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中醫養生理論概述(1 / 3)

1.生命的起源與中醫養生觀

生命從何而來,一直以來這個問題都是人們試圖回答卻又無法回答的問題,目前就生命之源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現代科學的觀點,一種是傳統的中醫對生命起源的一些認識,盡管不能像現代科學認識的那麼具體,但基本觀點是正確的,是符合唯物辯證法的。中醫學對生命起源的認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所謂人“以天地之氣生”,是說人體要靠天地之氣提供的物質條件而獲得生存;而“四時之法成”,是說人們還要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才能發育成長。人體的五髒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這也就和現代認為生命產生是天地間物質與能量相互作用的結果的觀點,是基本一致的。

中醫上還有一句話與“人以天地之氣生”意思相似,即“天地氣交,萬物華實”。這就是說,即使有太陽之陽,地球之陰,但二者不相交轉化,任何生命現象也是不可能的。對此,《黃帝內經》裏曾概括說:“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這裏的德流氣薄,就是天地氣交。隻有如此,事物才有生化的可能。原來生命機體的生存,起碼要有三個條件:

第一,適當的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可能有生物存在。第二,必要的水分,因為生物體絕大部分蛋白質存在於水溶液裏,如果缺水就會使生物機能停止或者死亡。第三,要有成分適當的大氣。氧和二氧化碳,是生命活動必需的氣體,而行星,大小不足以吸引空氣,大而無水亦無從化生。隻有地球與太陽處於現在這樣的動態關係,絕大部分地麵比較適中而均勻地接受太陽能,造成一種“陰陽相錯”、“天地氣交”的局麵,於是在適當的光熱、水汽、空氣等條件下,生命就由此變生出來了。

——陰陽是生命之源

所謂陰陽,它是指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它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體的事物。正因為陰陽是事物對立雙方的概括,所以,它既可代表事物所固有的兩種相互對立屬性的統一體,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麵。因此,任何事物不但具有陰陽對立的兩方,而且在其中的任何一方,又有其陰陽相對的兩個方麵。

陰陽是生命之源,首先:陽氣是生命的根本,《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中曾記載陽氣的功能,有“因上”“衛外”的作用。其於人體,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說明保養人身的陽氣,是協調陰陽,保證人體腱康,抗禦病邪侵襲的關鍵。最後,強調陽氣的消長進退與晝夜晨昏的變化相應,人的生理機能應當順應天的陰陽變化,否則即產生病態。

其次:陰精是生命的基礎。——《靈樞·經脈篇》曾記載人的生命起始於先大之精,男女兩精相合而形成胚胎,逐漸發育而形成五髒六腑、筋、骨、脈、皮毛、肌肉,成為新的生命。人體出生之後,必賴水穀之精的營養,才能化生氣血,流通於經脈。經脈具有依次內行於五髒、外行六腑的功能,同時指出,精是生命的基礎,是人身之根本,是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和機體正常代謝必不可少的物質。精足則生命力強,並且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和抵禦致病因子而不易受病。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

——精氣是生命的核心

祖國中醫學曾提出,氣不僅是物質性的,而且具有無限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是因為構成人體的“氣”具有生命力的表現。人體生命力的強弱。生命的壽夭,就在於元氣的盛衰存亡;新陳代謝的生化過程,因此稱之為氣化生理;生命的現象,本源於氣機的升降出入,這都反映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又是人體的生命動力。

不僅氣是生命的核心,精亦是生命的核心,這是因為精是與生俱來的,稟受於先天,為生命的起源物質,所以在《黃帝內經》中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神相傳,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從而說明萬物化生,必從精始。男女之精相合,便構成人之身形。所以後人將此與身俱來之精,稱為“先天之精”。此精是生命的基礎,人的生成必從精始,由精而後生成身形五髒、皮肉筋骨脈等。不僅如此,人出生之後,猶賴陰精的充養,從而維持人體生長的生命活動。所以中醫養生學認為,養生的真諦就在於保養精氣,而精氣維持生命機能的作用主要體現於藏精與行氣兩個方麵。

2.生命的運動形式

生命的運動形式,是指生殖、出生、生長之活力。

中醫學認為,生命活動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質——氣的聚、散、離、合運動的結果,生命是物質運動的形式。活著的人體,是一個運動變化著的人體。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記載:“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己;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

《黃帝內經》認為,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凡有形之物稱為器,器是升降出入運動生化之宇。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時間。空間而存在,也不能不與其周圍事物聯係而孤立,所以一旦升降出入的運動息止了,事物也就神機化滅,氣立孤危了。這裏非常清楚地說明了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如果這種升降出入的運動一旦停止,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對於人體來說,升降出入運動,是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髒腑經絡。陰陽氣血矛盾運動的基本過程。因此,在生理上,人體髒腑經絡的功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機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發與肅降,脾的升清與降濁,心腎的陰陽相交、水火既濟,都是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的具體體現。由於氣機的升降出入,關係於髒腑經絡、氣血陰陽等各個方麵的功能活動,所以升降失常,可波及五髒六腑、表裏內外、四肢九竅,而發生種種病理變化、如肺失宣降的胸悶咳喘,胃失和降的暖腐嘔惡,脾不升清的便溏腹瀉等,都是指升降失常的病變而言。

一般來說,脾胃的升降,對整體氣機的升降出入更具重要性,這是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居於人體中部,通連上下,是升降運動的樞紐。若脾胃的升降出入失常,則清陽之氣不能敷布,後天之精不能歸藏,飲食清氣無法進入,廢濁之物也不能排出,繼而可變生多種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