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按摩眉毛外端凹陷處。以手指指麵或指節向下按壓,並做圈狀按摩。堅持下來,這對治療眼睛充血,消除眼部疲勞和治療睫毛倒立、偏頭痛有非常好的功效。
6.目微閉,將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分別從兩眼瞼內側沿上下眼眶邊緣輕輕刮摩至外側各10次,然後睜開眼睛向前方眺望,上下左右轉動各5次。或每天行“眼保健操”若幹次。能增強視力,消除用眼疲勞,並對近視、遠視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眼睛保護不當,視力就會下降。比如長時間地近距離看東西,或者是在光線比較安的情況下看書,等等,都會引起視疲勞,影響視力。所以注重眼保健,提高生活質量,理應成為人們不可小覷的話題。注重眼睛的保養,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堅持對眼睛做按摩,不僅僅關係這眼睛的健康,更關係這我們人體的健康。
5.耳朵按摩養生法
早在古代就有很多養生學家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一身之氣貫於耳”,現代養生學家都認為耳朵是祛病強身的重要部位。經過中醫養生學家研究發現,人的耳朵上分布有79個穴位,可以說它與人體各個部位都有著密切的聯係。
耳朵不僅僅是一個聽覺器官,它除了能準確地聽到外界的聲音之外,還是一個起著重要作用的平衡器官,因為內耳的前庭分析器掌握著身體的平衡。中醫養生學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人體的許多疾病,都可由耳朵發出信號,比如腎氣衰退時會引起耳聾、耳鳴,動脈硬化的人也常會發生耳聾。耳朵還與壽命的長短有著很大的聯係,耳朵垂上沒皺褶、聽力好的人壽命長,耳朵垂上有皺褶、聽力差的人則壽命短。
經常按摩耳朵還具有安撫情緒、愉悅心情的作用。例如當小孩子哭鬧的時候,如果溫柔地撫摸他的耳朵,小孩子就會漸漸停止哭鬧。其實,人身體上許多病痛也都能通過按摩耳朵這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得到解決。按摩耳朵,不僅能增強耳朵的聽力和平衡作用,而且能起到養生作用。其按摩方法簡單易行,而且還沒有副作用,堅持按摩,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具體方法如下:
——揉耳廓
先將兩手掌搓熱,用兩手掌的掌心對準耳廓輕輕揉搓,先上下揉,再前後揉,最後轉圈揉,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不僅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還可以讓身體舒適。
——拉耳垂
用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兩耳垂,輕輕牽拉,先向上下牽拉50下,再向前後牽拉50下,經常這樣按摩,可以提高聽力。
——鑽耳孔
兩手的小手指分別插入兩耳外耳道,前後旋轉,像鑽頭鑽東西一樣,連續鑽50下。經常按摩,可使得頭腦清醒,心胸舒暢。
——按耳屏
兩手食指按壓住耳孔前麵的耳屏,一按一鬆,使外界的氣體對鼓膜產生按摩作用,連續按壓50下。經常按耳屏可以通過按摩耳屏上的穴位從而影響腎,促進整個機體的強健。
——推耳背
兩手四指並攏托住耳朵後背,輕輕向前推,使耳廓蓋住耳孔,然後鬆開,如此反複推耳背50下,可以消除疲勞,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做完之後,再空握拳,兩大拇指屈曲,以拇指背側所突出的指間關節為接觸點,按揉兩耳耳屏前方的凹陷處,然後再用拇、食兩指對合摩揉兩耳耳廓。這有通竅聰耳、醒腦寧神等作用。可防治耳鳴、耳聾、牙關不利、失眠等多種病症。
總之,經常對耳朵進行按摩,能消除疲勞、振奮精神、促進思維、清神醒腦;能活躍腎髒內氣,抗衰防老;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膽道的通暢,防治膽囊炎、膽石症等疾病的發生;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抑製高血壓形成。經常按摩耳朵,可以通過刺激穴位,按摩經絡,促使氣血運行,調動體內的正氣,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代謝力,以保持相對的生理平衡,還能使耳膜保持良好功能。經常耳朵對身體很多功能起到調節的作用,使身體更加健康強壯,百利而無一害。
6.肩部按摩放鬆法
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電腦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長時間應用電腦工作,這就很大程度的危害了用電腦工作的人的身體健康。長時間對著電腦,肩膀會酸痛,如果不及時處理,長年累月,則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這時候,適當的肩部按摩是很必要的。經常對肩部進行按摩,可以增加血液循環,舒緩身體的疲憊感,並且還能起到改善皮膚的作用。
按摩時,如果運用一些精油則更好,通過推精油,能使按摩發揮更好的功效。而運用不同的精油帶來的功效也不同。對於專門緩解肩部緊張來說,桉樹精油則是最佳選擇。因為它是一種真正天然的精油,按摩時更有利於人體的吸收。
一般來說,對肩部進按摩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肩部酸痛狀況,以達到消除疲勞的功效。對於整天麵對電腦的人來說,肩部酸痛是最常見的問題。所以在晚上看電視或者睡覺前,可參照以下手法練習按摩。堅持每次10分鍾,每周3-4次,肩部酸痛便會得到改善。如果不喜歡推精油,可以用潤膚露來替代。
按摩肩胛骨上方和鎖骨,可以消除肩膀疼痛。雙手按壓在上麵,用兩個大拇指從脖子的方向,一前一後向胳膊的方向按壓10~15次。
運用精油或者潤膚露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按摩時,把精油或者潤膚露均勻塗在肩胛骨部位,然後雙手重疊,用手後掌沿肩胛骨的輪廓,畫8字,8-10次。還可以沿著脊椎的方向,用指尖自上到下按摩10次。
如果使用各種方法在家對肩部進行按摩,最好是在洗過熱水澡之後。因為人洗過澡之後,人的身體狀態會放鬆,張開的毛孔更有利於吸收精油或是潤膚露。如果在按摩過程中,感覺到鎖骨部位皮下有鑽石顆粒狀的物體,說明肩部問題比較嚴重。平常對肩部的護理就要更加注意了,不要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運用電腦工作時,要經常活動肩部。空餘時間,最好經常對肩部進行按摩。按摩是最好的消除疲勞和疼痛的方法,它不僅可以緩解肩部酸痛,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素質達到更好的健康狀態。
按摩雙肩,能使肩部肌肉伸展,使肩膀變柔和,深呼吸就能感受到身體的舒服,頭部也會放鬆,其他肌肉也會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一定要堅持對肩部進行按摩,不要間斷,這樣堅持下來我們的肩膀才能會舒服,才可以使我們的工作變得輕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愉快。
7.胸乳按摩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家提醒人們應該重視胸乳的保養,保養得當,可抗邪防病,強身健體,加強胸乳的按摩還可以保暖避寒。我國醫學家在實踐中創造了一套以按摩和擊打並重的護胸養生法。經過養生家研究得出,胸乳按摩能寬胸順氣,活血提神,延緩衰老。現代醫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如果經常按摩胸乳,可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冠心病、肺氣腫、肌肉發育不良等症狀的發生,還能夠治療胸悶、心慌、氣急、肋痛等症。以下是比較常見的胸乳按摩方法:
——撫摸法
用左手輕輕撫摸右側乳房,用右手輕輕撫摸左側乳房,共3分鍾。撫摸可以是旋轉的、縱向的、橫向的,三者可以交替進行,也可以是無特定線路的任意撫摸。這3分鍾的輕輕撫摸,在整個乳房按摩中都是極顯重要的。
——持刷按摩法
雙手持刷,將刷麵貼向乳房,以乳頭為中心,進行旋轉式按摩。雙手放在乳房外側,將乳房向胸骨推攏,由乳頭稍下位置起至腋下間用力擦,然後再由腋下間向上用力推擦。此時要注意手的動作,兩肘平放,肩部作大旋轉狀,用力向上推舉。由乳房上方開始至中間的胸骨,稍用力柔和地輕擦。以上動作重複10次後再按擦另側10次。
——擦油按摩法
先用含有豐乳按摩乳均勻地塗布於整個乳房,塗薄薄一層即可。用右手掌托住右乳房,手指並攏;再將左手輕放在右乳房上,手指亦並攏;右手沿著乳房線條之勢用掌心向上托;左手順首圓勢輕輕放下。以上動作重複10次以上,然後換用左手托住左乳房,右手進行同樣按摩。
——腰脊刷擦法
單手持刷,在腰部脊骨,由上而下作經強刺激10次,通過刺激支配生殖係統的中樞神經,有利於子宮卵巢等器官的發育並提高它們的功能,從而可以促進乳腺功能的活動,對乳房的發育隆起是有幫助的。
——關元按壓法
以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用力均勻地按壓以“關元”穴為中心的下腹部,不僅能使鬆弛的腹肌恢複彈性、光澤柔軟,還有防治女性生殖係統疾患、提高乳腺發育、女性生育能力和改善性功能等多方麵的作用。按壓本穴時應排空小便,每次按壓時間為15分鍾,以早晨起床後10分鍾,晚上臨睡前半個鍾頭進行鍛煉,效果最佳。
——紅外線按摩法
裸露雙乳,將紅外線燈調至適當高度,在燈罩周圍蒙上一圈紗布,垂至胸部。10分鍾左右,乳房基本溫熱,雙手抓滿乳房進行按摩,方向不定,可旋轉,也可縱橫,5分鍾後稍稍休息,再將雙手放至乳房下部向上推摩5分鍾。
——叩擊按摩法
取坐姿或仰臥,彎曲中指或者食指對乳房進行叩擊,力度先輕近重,再由重變輕,不可過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以乳房四周底部開始,邊圍繞,邊叩擊,直到乳暈,不可叩擊乳頭,共進行5遍。
經常對胸乳進行養護按摩,對身體非常有好處,它不僅可以增進胸腺的活力,起到防病健身、抗擊衰老的作用;而且還兼具豐胸效果,讓胸乳呈現自然的飽滿和豐腴。
8.腰背部按摩
腰背部按摩有舒筋通絡的作用,可以促進腰背部氣血循環,消除腰肌疲勞,緩解腰肌痙攣與腰背部疼痛,使腰背部活動靈活、健壯有力。腰背部保健按摩可以放鬆背部緊張的肌肉,並對腰酸背痛、腰肌勞損、胸椎腰椎疾患等情況都有不同程度的輔助治療作用。以下是一些有關的腰背部按摩。
——揉命門穴
命門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與前臍中相對。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置於命門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重複操作36次。意守命門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溫腎陽、利腰脊等作用。
——揉腎俞穴
腎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與命門穴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作36次。意守腎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陰壯陽、補腎健腰等作用。
——揉腰陽關穴
腰陽關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置於腰陽關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反複作36次。意守腰陽關穴。督脈為陽經,本穴為陽氣通過之關。每天按揉此穴,具有疏通陽氣、強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3.8寸處,與腰陽關穴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腰眼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連作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絡、健腰益腎等作用。
——腰部活動
兩手相互摩擦至熱,用兩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兩則腎俞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再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連作36次。意想腰部盡量放鬆。每天活動腰臀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強健腰肌等作用。
——拿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關節後麵月國窩橫紋正中處。雙手對搓至熱,以兩手同時拿揉,用大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麵對稱施力拿、揉兩下肢委中穴,約1分鍾。《針灸大成》中記載:“腰背委中求”。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絡、解痙止痛等作用。
——捶腰骶
兩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節奏地叩擊腰部脊柱兩側到骶部,左右皆叩擊36次。意守腰骶部,並意想腰骶部放鬆。每天叩擊腰骶,具有活血通絡、強筋健骨等作用。
——擦腰
搓手令熱,以兩手掌麵緊貼腰部脊柱兩旁,直線往返摩擦腰部兩側,一上一下為1遍,連作100~180遍。意想腰部的熱感越來越強而達整個腰部。每天摩擦腰部,具有行氣活血、溫經散寒、壯腰益腎等作用。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堅持不懈,必見成效。
——按揉腰背
用手掌掌根或拳麵放在患者後背脊柱兩側肌肉上(先從左側肌肉做起,再做右側肌肉),做輕快的、柔和的回旋運動,注意手要按住肌肉施加一定壓力,不要在皮膚上摩擦。在一固定點按揉數十秒後將手向下移一手掌寬,再重複此操作,直至按揉到臀部以上。
9.腹部按摩保健養生
中醫養生學認為,腹部按摩不僅僅可以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還可增強胃腸肌的張力及淋巴功能,使胃腸等髒器的分泌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改善腸的蠕動功能,促進排便。
唐代名醫孫思邈“常以手摩腹”作為養生之道,宋代詩人陸遊也常練習“摩腹功”。他們都是古代聞名的長壽者。中醫養生學證明,摩腹不僅可以調節胃腸道的蠕動功能,而且還能加強胃腸道的血液循環,防止胃腸消化功能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