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飲酒與健康(1 / 1)

適當飲酒不但不會影響健康而且有益健康,國內外有很多醫學研究報告均指出適當飲酒可使動脈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有利於患輕微高血壓及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而適量葡萄酒更能提升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及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故有利於防止心髒病發作,我國傳統的釀酒(紹興酒、糯米酒)也是自古流傳的滋養補品。

但是,飲酒必須適量,否則會危害人體健康。

飲酒過量,最受傷的莫過於肝髒。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酒最核心的化學物質是酒精,常說的醉酒,實際是酒精中毒。因為酒精入體內90%以上是通過肝髒代謝的,其代謝產物及它所引起的肝髒代謝紊亂,是導致酒精性肝損傷的主要原因。據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飲40~80克酒精,10年即可出現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飲160克酒精,8~10年可發生肝硬化。

有研究表明,過量飲酒比非過量飲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腫的發生率高出2倍以上,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30%~150%,皮膚癌發生率增加20%~70%。婦女發生乳癌的機會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過量飲酒者占60%,而不飲酒者僅占2%。乙型肝炎患者原本發生肝癌的危險性就較大,如果過量飲酒,則肝癌的發生率將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過量飲酒還會對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不良影響:

大腦:攝入較多酒精時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機能及情緒反應都有嚴重傷害。飲酒太多會造成口齒不清,視線模糊,失去平衡力。

心髒:大量飲酒的人會發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髒肌肉組織衰弱並且受到損傷,嚴重影響心髒的功能。

胃:一次大量飲酒會出現急性胃炎的不適症狀,連續大量攝入酒精,會導致嚴重的慢性胃炎。

生殖器官:酒精會使男性出現精子質量下降;對於妊娠期的婦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使未出生的嬰兒發生身體缺陷的危險性增高。

那麼,如何才算健康飲酒呢?

(1)最佳飲量:45克左右

人體肝髒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製在60克以下。低於60公斤體重者應相應減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換算成各種成品酒應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250毫升。紅葡萄酒雖有益健康,但也不可飲用過量,以每天2至3杯為佳。另外,一次大量飲酒較分次少量飲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飲酒比間斷飲酒的危害性大。

(2)最佳時間:下午

每天下午兩點以後飲酒較安全。因為上午幾個小時中,胃中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脫氫酶濃度低,飲用等量的酒時,上午較下午更易吸收,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升高,對肝、腦等器官造成較大傷害。此外,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緒激動時也不宜飲酒,尤其是白酒,以免心血管受損害。

(3)最佳佐菜:魚肉蛋菜

空腹飲酒有損健康,選擇理想的佐菜既可飽口福,又可減少酒精之害。從酒精的代謝規律看,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注意,切忌用鹹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粘膜,甚至誘發癌症。

(4)最佳品種:紅葡萄酒

酒有白酒、啤酒、果酒之分,從健康角度看,當以果酒之一的紅葡萄酒為優。法國人少患心髒病即得益於此。據研究人員介紹,紅葡萄酒中有一種植物色素成分。此種物質以抗氧劑與血小板抑製性的雙重“身份”保護血管的彈性與血液暢通,使心髒不致缺血,常飲紅葡萄酒患心髒病的幾率會降低一半。

(5)最佳方式:少量慢飲比較適宜

切忌逞強好勝、飲得過猛過快,忌邊飲酒邊吸煙、忌酒與咖啡同飲、感冒後不喝酒、肝病患者應禁酒、酒後不宜喝茶、酒後不宜服藥,否則會加重對身體的損害。此外,精神狀態也有影響。心情舒暢、愉悅,有值得慶祝之事時,可飲用少量或適量的酒;心情煩躁、鬱悶、孤獨時最好不要飲酒。

溫馨提示

自古以來,適量的酒被認為是“百藥之長”,隻要喝的方法得當,不過量,就能起到強身健體之功效。但飲酒必須適量,否則會對肝髒、心髒、脾胃、大腦、皮膚等造成損傷,易使人患肝炎、肝硬化、心肌炎、胃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