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適合教師的運動保健方法(1 / 1)

運動有益健康。教師在緊張的課間,花幾分鍾踢踢腿、伸伸腰,既可消除疲勞,又能活血提神。另外教師工作壓力大,常產生抑鬱和焦慮情緒,平時多運動,如散步、慢跑、長跑、騎自行車、遊泳、登山、打太極拳等,這些運動有利於緩解壓力,消除抑鬱和焦慮情緒。

目前許多教師不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鍛煉方法。針對教師的不同年齡,選擇適宜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不顧及自身情況,既達不到健身效果,還會給身體帶來損傷。根據健身專家建議,教師鍛煉最好因年齡而異:

(1)20~30歲的教師

可以選擇具有衝擊性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拳擊、溜冰等運動方式。這些運動既可以解除工作和學習上的壓力,又能激發人的創造力,增強人的自信心和克製力,對教師日常教學不無好處。

(2)30~40歲的教師

適宜攀岩、遊泳、球類、跑步、騎自行車和武術等運動項目。這類運動可增強肌肉的彈性,保持健康的體魄,同時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改善人的靈活性和協調能力,培養人的專注力,忘卻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快。

(3)40~50歲的教師

由於工作繁忙,家庭負擔較重及生理上的變化,適宜低衝擊的有氧運動,如慢跑、登山、遊泳、網球、乒乓球等。既可緩解心理緊張和壓力,又可強健四肢肌肉,還可以提高機體抗病力。

(4)60歲以上的教師

由於整個身體功能開始衰退,鍛煉的目的就是減緩衰老,增加心髒功能。運動應首先從步行開始,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運動項目,而且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逐步適應、養成習慣的原則。

溫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苦於擠不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其實,隻要你有心,有許多舉手之勞的健身方法,隻要持之以恒,同樣對身體非常有益。例如,利用收拾床鋪的機會,盡量拉伸背、腰腿部肌肉韌帶;梳頭時,盡量將胳膊肘向上拉;上下樓少乘電梯,爬樓時挺直腰板,踮起前腳掌,以增強腿部肌肉;上下班盡可能步行;路遠乘車時最好站著,並不斷調整身體平衡來進行鍛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