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教師日常運動常識(1 / 1)

有運動的願望還不夠,要想運動真正有益健康,你還必須掌握一些運動的常識,做到想運動,而且會運動。概括而言,健康運動的主要常識有以下幾點:

運動必須規律、適量

(1)規律:養成每天有規律的運動習慣相當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麵平時缺乏體力活動的人,隻有經過一定時間適量、規律的運動積累,才能出現相應的健康效應;另一方麵日常已有適量運動的人,如果停止規律的運動,相應的健康促進效應會逐漸消失。

(2)適量:運動是把“雙刃劍”,適量運動有助於健康,過量運動有損健康。不同年齡、不同生理和病理狀態的人群,適量運動的內涵也不同。對於平時缺乏體力活動的人,如果能夠有規律地參加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他們的健康狀況可以得到改善;對於平時已經有適量運動的人,適當增加體力活動量,可以獲得更加有益於健康的效果。

健康運動3步曲

(1)運動前:在開始運動前要選擇好時間和地點。適宜運動的時間有晨練和暮練。科學研究證實,還是暮練比較科學。適宜運動的地點要環境幽靜、陽光柔和、空氣清新、地勢平坦,既不偏僻也不繁華。

(2)運動中:在運動的時候,要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情,意念放鬆,先做好伸展運動。放鬆的順序自上而下,從頭部、頸部、兩肩、兩胯、兩腿到兩足。然後活動四肢,伸伸腰腿,使肌肉和韌帶都逐漸放鬆。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運動量由小到大,動作由慢到快,運動時間由短到長。

(3)運動後:運動快要結束了,要做好調整運動,不要驟然停止。如閉目靜默、調整呼吸,以及做一些輕微的、小運動量的動作,甩手擺腿,身體前屈後仰,輕輕轉腰等。這樣可以使因運動而淤積於下肢血管中的血液回流至心髒,防止發生意外。運動結束後,一定要根據身體反應隨時調整運動量和運動方式。

健康運動4細節

(1)空腹運動有害健康:生活中,許多人都習慣在早晨做運動,但若不吃早餐就開始健身運動,對身體反而是一種傷害。運動專家提醒,空腹運動可能影響心肌功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造成猝死。

(2)運動的時間誤區:進餐後有較多的血液流向胃腸道,以幫助食物消化吸收,此時運動會妨礙食物的消化,時間一長會導致疾病;飲酒後不宜運動,因為酒中的酒精很快被消化道吸收入血液中,並進入腦、心、肝等器官,此時運動,將加重這些器官的負擔;霧天不宜室外運動,因為城市中的霧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在汙濁的霧氣中運動鍛煉,人體會吸入各種有毒物質引起咽喉炎、氣管炎、眼結膜炎和過敏性疾病。

(3)運動後不宜立即大量飲水:許多人習慣於在劇烈運動後大量喝水,這樣一來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加之出汗,鹽分更易喪失,導致鈉代謝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現象。而且,一次性喝水過多,胃腸會出現不舒適的脹滿之感,若躺下休息更會因擠壓影響心肺活動。所以,劇烈運動後,口雖渴也不宜一次性喝水過多,應采用“多次少飲”的方法喝水。

(4)運動後不宜立即洗冷水澡:有些人劇烈運動後立即就進行冷水浴,但由於肢體溫度和水溫相差懸殊,這樣極易發生小腿抽筋。因此,劇烈運動後應先擦汗液,等汗不再出時,再進行冷水浴較為妥當。

溫馨提示

在運動的時候,感覺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應持之以恒,但前提是身體狀況要好,如果帶病堅持運動反而適得其反。有的人在運動時感到不舒服,如頭暈、心慌、憋氣、胸悶、腹痛等,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停止運動。如果休息後還不見好轉,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