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教師應擁有陽光心態(1 / 1)

對於任何教師而言,心態決定著他的幸福。幸福的心態應該是陽光般的。陽光普照大地,溫暖每一個人,是寬容平等的。教師的心態也要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達觀的、寬容的、感恩的、積極向上的。教師隻有擁有這樣的陽光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1)要有一顆平常之心

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

對大多數教師來說,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自己的學生,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優秀一些再優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學兼優。

所以,當越來越多的脫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和過嚴要求,遭遇到越來越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學生的時候,矛盾便一觸即發了。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於是開始對他們感到失望甚至失去耐心。學生卻越來越不理解老師,有的學生甚至開始不尊重老師。

海明威曾經說過:“現實不一定總是美好的,但我們必須擁有一顆麵對美好的永恒的心。”

麵對客觀存在的問題,不能一味地沮喪和抱怨,而是應該接受現實。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去教育學生,在麵對諸如氣氛沉悶、不交作業、上課講話等情況時,冷靜客觀地對待學生,理智地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並作出恰當的決策。

(2)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

是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為人師者,年歲長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閱曆豐於學生,涵養勝於學生,即使這樣,教師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麼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

有時候許多教師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總是難以容忍學生的錯誤。課堂上的講話聲、作業中的錯誤、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都會讓我們心情沮喪,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不留情麵的嚴厲批評,如此一來,原本沮喪的心情變得更加沮喪、壓抑。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如果我們能夠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著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們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3)要有一顆感恩之心

生活中,值得我們敬重與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是知足常樂的心態。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懷著感恩之心去看待學生,你會被學生眼中飽含的渴望和純真所鼓舞;被學生對你的尊重和認可而感到身心愉悅;被節日裏的卡片、小禮物所深深感動……你也會發現學生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美好。

反之,總是埋怨、指責、敵視、不滿,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自然沒有幸福感可言。

所以,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的教師,一定是時常麵帶笑容、挺直腰板、給學生們力量與信心的教師。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群幸福快樂的學生。

溫馨提示

寬容是心理健康的調節閥。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地要發生。麵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度和胸襟。一個不會寬容,隻知苛求別人的人,其心理往往處於緊張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學會寬容就會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就等於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閥。